寻访家乡的红色文化,寻找梧州红色基因

梧州是广西地方党组织的重要策源地,曾被誉为“广西红色革命的摇篮”。这里有着深厚的革命优良传统,一批批仁人志士在革命战争年代、国家发展建设时期,为祖国、家乡做出积极贡献,甚至献出宝贵生命。


6月12日,学校开展“寻访家乡的红色文化,寻找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周末实践活动。


蒙山县是太平天国反抗封建主义压迫和帝国主义压迫革命的摇篮。蒙山县西炮台所在地是当年太平军西王萧朝贵镇守的驻地。1999年八月,当地政府将西炮台连同周围71.36亩地改造为西炮台公园。为了缅怀先烈,弘扬正气,激奋后人,振兴中华。慰英魂于九泉,励来着于万世。将当地有史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解放、抵御外辱伸张正义牺牲的本籍和外籍革命烈士勒石纪念。


因此6月13日我决定前往蒙山县西炮台公园寻找家乡的红色文化。6月13日18时到达蒙山县城。找到酒店放了书包吃饭后就朝西炮台公园漫步走去。广西的夏天真炎热,虽然到了傍晚的19时,但是清风还没有力量彻底驱赶暑天的炎热。刚走到半山腰,额头上晶莹剔透的汗珠在西下阳光的映射下顺着脸庞缓缓低落,湿了衣领。待走到山顶见到整个蒙山盆地风光和两门几吨重的大炮以及周围的城墙,让人不得不惊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古人的毅力。炮台的东面就是永安州古城。夜色慢慢浓重,我站在炮台上,看见整个蒙山盆地华灯璀璨,真像天上的繁星一样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梧州市西炮台公园的炮台

梧州市蒙山县夜色


第二天早晨,重登西炮台公园山顶。这一天早上,天气晴朗清新,和风吹来心情舒畅。抬头观望园中的风景,见到英雄墙上的事迹,突然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陈漫远少年时就热爱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志献身革命,于1927年1月面对险恶万分的政治局面,15岁的她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17日被捕入狱,面对反动派的严刑拷打,毫无畏惧,绝不出卖自己的同志。并且在1929年12月仍不顾个人安危,参加白色起义。之后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坚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念,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1938年7月11日,面对日军36架日军飞机从东南北三方侵入武汉,年仅22岁的英雄飞行员莫更为了保护当地的百姓,不畏强敌,敢于试锋芒于天地,和战友4人分别驾机起飞御敌于鹦鹉洲上空,成功击落日军一架飞机后因寡不敌众,为国捐躯。1949年10月湄江特别小组为了早日解放桂东全境,造福于广西人民,不怕牺牲,在党的指示下于黄村发动起义……

梧州市西炮台公园园景


观完英雄墙上的事迹已到了中午的11点,然后我在公园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深深鞠上一躬后准备归程。

通过此次到梧州市西炮台公园的旅行,使我的深深的感受到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在曾经腥风血雨的岁月长河中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用勤奋和汗水铸就的家园和港湾。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今天的我们不仅要感恩革命先辈,更要延续革命先辈的红色精神。以执着的信念练就过硬的本领,然后在党的领导下,乘着新时代的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奋斗。让革命先辈的红色精神在自己的具体行动中放射出更加精彩的时代光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