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这样变得面目皆非!
最近在图书馆看了一本书,书名为《三大战役全记录》,书中写到淮海战役时,出现这么几段文字:
10月11日,毛主席发出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指示。《方针》明确指出,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鎮、运河车站、曹八集、峄县、枣庄、临城、韩庄、沭阳、邳县、郯城、临沂等地。第二阶段是攻歼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并占领各城。第三阶段就是准备在准阴、准安方向歼敌。
电报发出后,毛泽东继续观察和思考着。由于预见到准海战役的规模将越打越大,中央军委决定将中野和华野两支野战军合在一起,投入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加地方部队,共60万人。
周恩来建议设立淮海前线总前委,毛泽东拟定由邓小平挂帅,任总前委书记,两支野战军的司令、副司令、副政委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担任委员。
粟裕传达了毛泽东的最新指示,并通知大家,淮海前线总前委将于不久后成立。
听说要大干一场了,各兵团都很高兴。但是具体如何行动,当时华野的同志意见并不一致。
仔细看了下,此书是很正统的官方出版社,成书时间也就十几年左右,我不知道为什么一本叙述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历史的书要违背最基本的史实,去抑此扬彼?甚至不惜颠倒历史事实的时空顺序,强行把毛主席、中央军委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即将结束的十一月十四日才作出的决定,硬生生地提到了十月中旬,而且还一本正经说粟裕大将在淮海战役还没打响时就通知了大家,难道粟裕大将在这方面也有先知先觉?
可以想象,还有更多历史,都被一帮文人篡改得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