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铸魂 奉献无悔
——追忆闫胜先同志的革命人生
闫胜先同志出生于1947年8月4日,一位从烽火岁月中走来的优秀共产党员,用一生践行了“为党育才、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自青年时期便投身革命事业,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在扶余市弓棚子镇前号村的土地上,书写了一段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壮丽篇章。
一、投身革命,以青春热血铸就信仰之基
闫胜先同志早年即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投身革命洪流。在党的培养下,他迅速成长为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并于青年时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扶余市弓棚子镇前号村团总支书记,他始终将青年工作视为党的生命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他深知,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不遗余力地开展思想教育、技能培训和实践活动,为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政治坚定、本领过硬的接班人。在他的努力下,前号村团组织成为远近闻名的“青年先锋队”,无数青年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二、扎根沃土,以躬身实践践行初心使命
闫胜先同志的一生,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一生。他始终坚信“群众的事无小事”,无论是在团总支书记的岗位上,还是后来参与村务管理,他都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百姓心声,解决实际困难。他带领青年团员修水利、兴教育、促生产,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他的影响下,前号村形成了团结奋进、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他常说:“党员的身份不是荣誉,而是责任。”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信念,让他赢得了群众的衷心爱戴。
三、工作干将,也是理家典范
闫胜先同志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自幼深知生活艰辛。他始终秉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将勤俭节约融入生活点滴。家中物件虽旧却整洁有序,一针一线、一粮一米皆被精心规划使用,绝无半分浪费。他常言:“家业如树,勤俭是根。根深方能叶茂,节用才可久长。”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自小养成珍惜资源、量入为出的习惯,即便生活条件改善,仍保持着不铺张、不攀比的质朴本色。
闫胜先同志的家风,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常以“做人要实,做事要诚”勉励子孙,要求子女“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他坚持接济困难乡亲;在家庭富裕后,他仍保持简朴作风。他的言行,让子女们深刻理解到:真正的幸福不在于财富多少,而在于精神的富足与品格的高尚。如今,第三代孙辈亦以长辈为镜,勤学上进、尊老爱幼,家风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四、晚岁笃志,以病弱之躯坚守精神高地。
步入晚年,闫胜先同志虽饱受病痛折磨,但始终以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他依然关心青年成长,关注国家大事,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老党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品格。他的家中,一本本泛黄的笔记本记录着对党的忠诚、对青年的期望;一张张与青年合影的照片,定格了岁月无法磨灭的深情。
五、精神永续,以榜样力量激励后来者
闫胜先同志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和付出,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斯人已去,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