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三岁小孩读诗,你会明白那声音是多么美妙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还没有看完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我就暗自下决心:争取,努力给豆包每天读书至少15分钟,至少保证一周有五天这样做。

于是我就这样做了。

当然,从两岁开始就给她读书,但,没有养成每天给她朗读的习惯。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算了,并没有把为孩子朗读作为一项妈妈的强制命令。

直到昨天晚上,豆爹给豆豆洗完澡扔到床上,我随口说给爸爸读一首晚安诗吧。她就用她那稚嫩的声音开始读起:

“宝贝出发吧,我们的目标是七大洋

别怕,最安全的船就是我的臂膀

管他汹涌的波涛,翻滚的海浪

有我在你就安然无恙……”

虽然她不识字,但是她记得图片,这首《献给艾斯廷》是每天晚上我都会为她读的诗。

这首诗的配图是强壮的爸爸抱着一个小男孩在邮轮上。每次给她读这首诗,她总是问

“他的妈妈呢?”“在海的另一边。”

“他们去干吗?”“可能去找妈妈吧。”……

然后,继续读完这首诗。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本《听世界念一首晚安诗》是Cindy推荐的,她是同事Cherry的朋友。我们是在海豚妈妈读书会认识的。当时她说,可以给孩子念一些诗,她说她的娃一本书里面喜欢的就只有一首,都能完整的念出来。

当时听完了,特别羡慕。我问她每天都给孩子念书吗?她说,基本上是的。每天至少三本书以上。Cherry插嘴说,她都买了几万块的书了,孩子才5岁多。我仔细的看了一下这位妈妈:外貌虽然普通,矮小,但有一颗高尚的心啊。顿时觉得她一下子高大起来。

给孩子买书,基本每个家长都能做到,但是谁能做到每天给孩子念书,这才是普通中的不平凡。

如今,豆包也能把自己喜欢的诗念出来。自己内心的那种喜悦,真是无法言表。

其实在,这没什么秘籍。就是《朗读手册》里面说的:每天给孩子朗读,大声的朗读十五分钟。当初作者为了关掉电视,和自己的孩子战斗了四个月。特别是自己的女儿,每天哭,整整哭了三个多月,但是作者和妻子还是坚持让孩子们晚上看书,而不是看电视。

但是也并不是完全屏蔽电视,而是在每周休息的三个晚上可以自己选择两个晚上看电视,一个晚上完成作业。仅此而已。结果,当然是阅读的力量更强大。

每晚全家有时间聚在一起朗读,或各自阅读,不慌不忙地做功课,学习下棋或玩拼字游戏,将橱柜里封存多年的塑料模型拿出来组装,烤蛋糕和饼干,给亲人写贺卡,打扫卫生,轻轻松松泡个澡不用争先恐后抢浴室,参加社团的运动团体,绘图或粉刷墙等。

而最棒的是可以和家人聊天,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是阅读,让一起都变得从容又丰富。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我们家和豆包关于电视和手机的战斗,也经过一些列的明争暗斗,才形成了现在稳定的局势。现在,豆包每周只有周六可以看两集动画片,看完后自己关掉,然后自己看书或者玩游戏。有时候幼儿园布置的英文绘本,要求朗读的话,让她看一次电脑,每次半个小时左右。

现在,她非常明白规矩,一开始她会主动要求再一集,爷爷或爸爸一时心软会同意,结果是一集一集又一集,最后关掉的时候哭的惊天动地。但是面对原则性比较强的妈妈和奶奶,基本上她的要求是不会同意的,她也会主动关掉电视或电脑。

每天给豆包读书的时刻,是我最轻松的时刻。工作的焦虑,生活的压力都远离了。我们完全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中。有时候,我们一本书读三遍,反复的读,她会要求我说“妈妈,再读一遍吧。”

配合书中的各种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让她参与到阅读中,一起阅读,一起思考。比如我们一起读安东尼.布朗《你感觉怎么样?》(How do you feel?)这本书真是一本很好的书,图画简洁清晰,颜色丰富,每页就一句话。

当我读到“有时候,我觉得无聊。”她就看着图说,他不想在家里玩,他想出去玩儿。

当我读到“有时候,我觉得孤单。”她会接着说,没人和他玩,他好孤单。

当我读到“有时候,我会感动难过。”她说,我不喜欢他难过。

当我读到“我会生气…”她会配合我生气的表情。

“有时候,我会内疚”我会故意把内疚拖得长长的发音,她就哈哈大笑“他在墙上乱画。”

“有时候,我很自信”图片是猩猩在走绳索,她会说,“像法兰索瓦走钢丝一样。”

“但有时候,我会感到害羞。”她就会解说到,他有点怕,在所有的小朋友面前表演。

她还不是很理解焦虑是什么意思,但是她最喜欢“我觉得自己很傻气。”然后开始像书中的图片那样开始做傻气的表情,把大拇指放在耳朵里面,扮鬼脸。

当我故意说英文“Sometimes, I’m hungry.”她会大声抗议“妈妈,你说中文。”我会故意问她,“那你说中文还是英文呢?”她一点也不含糊回答我说,“你说中文,我说英文。”

于是,我说“有时候,我很饱。”“I’m full.”

“现在,我有点困了。”“I’m sleepy.”正好她在幼儿园学过这几句话,于是她用上了。

我想,这就是朗读的力量,朗读就像一把有力的铲子,把所有你曾经阅读的书,你学到的知识都汇合到一起,经过时间的积累,必将汇集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影响自己,也影响别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阅读让我学会思考,让我开始思考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就像Strickland Gillilan在《朗读的妈妈》(The Reading Mother)中说的那样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我们都想给予孩子最好的,但是什么是最好的可能自己都不清楚。那就从自己能做到的开始,给孩子朗读吧,每天十五分钟。

至少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的环境。给他们布置书架,在家里整理出一个角落作为他们的读书角,加上一盏台灯,铺上地垫和软垫即可。如果不行,每天睡觉前,和他们躺在床上一起朗读也是一个好主意。

曾经有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就是开家书店,然后书店里面能提供咖啡和自己烘烤的面包或糕点。我梦想既能养活自己又可以让自己每天看书,为此我还在专门去学了做欧包。

虽然不知道自己的梦想何时能够实现,但是阅读让我正朝着自己梦想前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拜碎碎念:

今天早上我给豆包梳小辫,豆爹在房门口说“豆豆,爸爸上班去了,拜拜。”但是不知为何她故意偏过头不理爸爸,我不想孩子面对别人打招呼的时候不理,就故意对豆爹说“好的,爸爸,拜拜。”

她突然开始嘀咕“都不和我们拥抱就走了。”我赶紧的喊“胖子,快来拥抱我们。”

胖子豆爹就跑过来给我们一个热情的,大大的拥抱,豆包在我们的怀抱咯咯直笑。我觉得很舒服。一直觉得胖子每次走的时候,不和自己的妻子打招呼,不拥抱不亲吻,简直是太没有礼貌了。


不过到底是孩子影响父母,还是父母影响孩子?还真是无法确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9,522评论 2 14
  • 今晚在群里看到了家豪爸爸和孩子的日记,孩子的日记水平提高了很大一截,爸爸的日记洋洋洒洒,处处都能感受到爸爸为...
    咖妹阅读 363评论 0 1
  • 黄河怎么样了 沙漠怎么样了 如果泥沙正在一点点变少 土地正在一点点变绿 空气变得清新 天空恢复澄澈 农村变得跟城市...
    不野话阅读 215评论 0 0
  • 日日碌碌日日无所为 夜夜买醉夜夜难入睡 纵有浪迹天涯之心 难解尘事烦扰之身 吾愿万水千山花鸟虫鱼相伴 无欲无求无爱...
    张开丽阅读 19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