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筒是一个怎样神奇的存在?在我小时候总是从名字来判断事物的美与丑,闻如其名,一个多么神奇的东西才能称得上万花筒啊。因为它总让我想起绽放在夜空中烟花的图像——只顾得万花齐放,而忽略了“筒”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后来从手工课上了解到,万花筒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需要一堆碎玻璃,以及筒状的什么东西,而且还是分成两截的筒状结构。但我无法想像出这些东西如何“变”成万花筒。直到真的见过一只巴掌宽,手电筒一样的东西,才从别人的嘴里得知,那就是万花筒。从筒的一端闭上一只眼,望进去,才看到了原来万花筒竟是这样子?里面并没有什么开放的花,倒像是旋转着的五颜六色的镜面。这种落差让我有种被骗的感觉。这……就是万花筒?!原先对万花筒所有美好的期待在彼时被蒸发得一干二净。从此之后,我的记忆库里又添加了一项不愉快的体验,当时的我不知道那叫什么,伴随着那种情绪,我度过了之后很多时光。直到我再次面对它,将它贴上了失落的标签,然后不再以躲避或者对立的姿态正视它,常年的情绪困扰慢慢地驱散开去。
若没有真正见过万花筒,我想至今还停留在那段朦胧的岁月里。我的小时候有了很多可供消遣的新鲜事物,因为偏僻又没有太多的钱,那些从别处(电视或者广播、同学那里)听来的东西我也不在乎是否拥有它们——毕竟乖孩子、三好生的夸耀让我觉得那些东西不该拥有。一直没有真正见识过、触摸过的缺憾让我之后的青春岁月总觉得少了什么,但又说不上来。于是我沉醉在那种失落感里,总觉得有太多的遗失。然后这种遗失又被某种崇高感代替,催促着我去追寻,至于那寻的是什么,我也说不上来。也许这才造成了我后来的迷茫吧。而万花筒带来的快乐,我也无暇顾及了。相反,我想一个充实而又敢于把握的人是不会迷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