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想写这篇文章,作为我职业生涯的首篇文章。
开始进入社会,潜意识里还是伴随着校园时代的狂放不羁和愤世嫉俗。还记得当初离开家门时爷爷对我说的十二个字—不怕吃苦、好好学习、艰苦奋斗,其实是在提醒我步入职场了,要慎重起来了,不要再玩玩打打、随波逐流了。这十二个字也一直在我头脑中萦绕,时不时的提醒我注意角色的转换和心态的变化。
进入公司,除了日常的入职培训之后,特殊的是所有人都要去一线实习三个月。简单地说就是要去搬砖三个月。想必一线的生产生活不像坐在办公室里面可以享受着舒适的空调和美味的下午茶,需要自己亲身实践来熟悉产品和流程。在没开始之前,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进入车间实习,情况就不像大家想象中的一样。噪音、油渍、灰尘这些物质以各种形式靠近我们,工人师傅们,他们在干什么呢?搬物料、敲轴承。。。不断地装配,所以一天下来,他们的额头上的头发被帽子箍出了一条很明显的分界线,特别是在收工洗手时池子里的污水全是从他们身上流下来的。广东的七、八月温度是36摄氏度,可以称之为炎热,就是在这样的生产车间,我们也要同样去适应和掌握技巧。
上面领导给我们的任务是实习和学习,不管你通过怎样的方式,你只要学会就行,但有必要与工人师傅多沟通、多请教。在进入车间的那一刻,所有人遇到这样的工作环境是不适应的,无论是男同志还是女同胞,很多人就站在一旁玩玩手机,刷刷抖音,聊聊微信。是人就会对比,我不这样,我知道同样是人,工人师傅们都做得,我也能做。人生的黄金期也就那么几年,需要磨练和经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协助工人师傅们做好每一项装配,小到一个弹性垫圈的摆放,大到大型零部件的安装紧固。虽然不会做或者速度跟不上经验丰富的老手,但是我还是要求师傅们多包容,慢慢教我,我就会了。热心的工人师傅耐心、热情,在他们的照顾和指导下,我还是规规矩矩的完成了生产任务。
其实有时候我也不想去做,但是内心里还是推动着我去做,即使很累、很不讨好。我只是想感受什么叫苦和累。人都是有惰性的,言行一致,我觉得行应该在前面,你自己稍微动一下,说的也就和做的兑现了。就像起床,不管你闹铃怎么叫,你不想起来谁都叫不醒你,但只要你手脚稍微意识的翻一下,你就能够迎接朝阳。跟我一起的同事问我为什么要这么拼,这么不讨好的干活,我说,我们吃苦,并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许和表扬,是为了通过吃苦更好地激励自己,今天的吃苦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吃苦谁都可以做到,重要的是能够从吃苦的过程中磨练自己,让自己更加发奋图强,改变现状,过更好的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
生活中的我们都一样,没有谁是特殊的,绝大多数都是智商差不多的。后天的思考和锻炼会逐渐拉开我们的差距。所谓的上流社会,谁又比谁优秀和高贵呢?在他们不为人知的背后,都是一条血泪辛苦路,只不过他们中那些困难和痛苦中熬过来了才成就了如今的所谓“精英”。人比人,气死人,我们也许会羡慕嫉妒恨那些“别人家的孩子”,但是他们吃的苦、受的累不知比你多多少,深刻的是他们能从苦难中吸取教训,不断激励和迸发,成就了更好的自己。多让自己做一点事,多感受一下痛苦,记住痛苦的滋味,让它在你的心中刻下烙印,当它来临时,咬咬牙,多去尝试,多去实践,夺取寻找方法,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和开放的态度迎接属于自己的苦难,终有一天你会感恩——当初的自己还可以,没有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