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讲稿》——卡尔维诺留给世人最后的礼物

1985年9月,意大利国宝级作家卡尔维诺正准备前往哈佛讲座时,突发脑溢血逝世。《美国讲稿》成为他留给本世纪读者最后的礼物。


卡尔维诺是意大利“寓言式奇幻文学的大师”,他的想象“像宇宙微妙的均衡,摆放在伏尔泰和莱布尼茨之间”。他与马尔克斯和博尔赫斯齐名,被众多的评论家誉为“作家们的作家”。


1984年6月,卡尔维诺接到哈佛大学的邀请,希望他能在1985到1986学年内,为“诺顿论坛”进行六次讲座。从遗稿可知,他给这本书起的英文名字是《未来千年的六篇备忘录》,但因为在他去世的那个夏天,每逢朋友去他那儿总要问一句:“美国讲稿怎么样了?”,所以编者就选用了这个比较通用的名字,想来卡尔维诺也不会计较吧。


《美国讲稿》可以说是卡尔维诺对自己创作原则的一个总结。书中精心勾勒的“轻逸”、“速度”、“精确”、“形象鲜明”、“内容多样”、“开头和结尾”等创作技巧,可以作为读者评鉴文学作品的指南,也可以作为深入了解卡尔维诺作品的一个指引。在这六篇讲稿中,卡尔维诺像一个舞者,婀娜穿梭于各种古今典籍之中,用他专业的肢体语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小说的艺术和气质,他不俗的阅读品味和学识洞见令人叹为观止。


卡尔维诺说,“有时候我觉得世界正在变成石头。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都在缓慢地石化,程度可能不同,但毫无例外地都在石化,仿佛谁都没能躲开美杜莎那残酷的目光。”他认为一个作家必须要克服“石化”世界的沉重、惰性和不透明性,重新定位和世界的关系,找到恰当的写作方法,让自己的作品变得轻盈而有力量。


在《美国讲稿》中,卡尔维诺从文学的价值、性质和特性出发,对自己近40年的创作实践和丰富经验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字里行间跳跃着一种更具生命力的文学模式和范畴,给人无限的启迪和惊喜!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无数次感慨:卡尔维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高举熊熊燃烧的火把,引领作家和读者走进他的文学洞穴,映照出洞壁上斑斓的色彩和瑰丽的华章。他虽然带给我一种高山仰止的绝望,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神仙摸过头顶的庆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