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们的一生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另一个是我们长大以后,自己结婚成家后的那个家,我们把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提出一个理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于是,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好像对于自己的缺点和生活的失败通通有了合理的解释。
我尖酸刻薄,是因为从小我的母亲就从来没对我说过好话。
我过度敏感,是因为我是在父母的吵闹中长大的。
我争胜好强,是因为我的母亲常将我和别人比较。
......
如此种种,自己身上的所有缺点和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埋怨父母,恨自己没有出生在一个好的原生家庭里。振振有词地觉得自己是个可怜的受害者,而原生家庭是可恶的迫害者。
(二)
记得小时候,我家邻居是个四口之家,家里一儿一女,儿子上初中了,女儿刚上四年级。女儿叫阿锦,是个看着有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但是性格孤僻,不太爱和人交往,怯生生的。
那时候都住在一个大院里,谁家有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去的。她的父亲是个体育老师,颇有点五大三粗,熊背虎腰,最大爱好就是打篮球,一天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泡在篮球场上,家事从来不管。母亲是个售货员,脾气暴躁,很严厉,感觉整天火气冲天的。
她父母的关系好像不是太好,她爸爸有空就要去打篮球,回家免不了被她妈妈埋怨,说不了几句,两人就要大打出手。她哥哥摔门就走,就剩阿锦一人在家生受着。
由于她爸爸根本不做家事,她妈妈有时候轮到晚班要到晚上九点半才下班回家,哥哥太好玩,一般是天黑尽了才会回家。所以,一到妈妈上晚班,一部分的家事就落到了阿锦的身上。放学后,她总是急匆匆就回家了,洗米煮饭摘菜,都准备好后就赶着做作业,在她妈妈回家前总能将饭菜做好。
那时隔三差五就能听到阿锦挨骂,不是饭太硬了,就是炒菜盐放多了,要么就是考试没考好,她妈妈嗓门大,说话刻薄,经常听到的就是这种质问句:
你有什么用?煮个饭都煮不好,我还指望你干别的?!
烦死了,这么个事都不会做,你一天不给我找麻烦不行吗?!
你凭什么考不到一百分,你看xxx都考了一百分,别人长得人脑子,你难道长的猪脑子?!
一边骂,一边估计在掐阿锦,只听得到阿锦压抑的哭声。
每次听到她妈妈骂她,我都觉得好难过,而我妈妈都要说看你一天身在福中不知福,你的日子比阿锦的日子好过一百倍呢,这阿锦也真是太可怜了,你要多关心她啊。
但是,她家里从来没人打骂过他哥哥,甚至有些偏向她哥哥,她哥哥好玩不爱学习,她爸她妈从来不说,兄妹俩有什么争吵,也是向着哥哥,训斥妹妹。
因为年龄相近,加上我妈妈也说要我多关心阿锦,所以,我总邀她一起玩。虽然,她老是拒绝我,但是我和她的之间感觉还是近了一层。她有什么也和我说说,有一次在挨她妈妈的打骂后,坐在院子里,她说将来一定要考到外地去上学,离这个家远远的。
(三)
后来,阿锦如愿以偿考上了一所外地大学,四年大学期间她一次都没有回来过,偶尔问起她妈妈,她妈妈总是很不高兴地说,女大不中留,死丫头出门就不知道回家了。
隐隐约约听他们闲谈,好像说她在打工,她在做实验,她去了青海。
再一次见到阿锦是在她哥哥的婚礼上,她一路很热情地和过去的邻居打招呼。女大十八变,她变的不仅仅是外貌,整个人从气质都变了,开朗热情,大方得体,有礼有节,再不是那个孤僻沉默的小姑娘了。关键是这是一种真正的变化,因为她的眼神里透露着真诚和笃定。
我不知道她这些年是如何刻意去改变之前自己在原生家庭所构建的坏性格和负面情绪的。我想她一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磨难。
人生最大的成长来自于受苦,痛苦是成长的最佳燃料。很多人,苦受了,却无法成长或是受益。原生家庭的阴影,童年的不快乐的记忆,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受害者,一切都是别人或者老天的错。这是虽然受了苦,却学不到功课。
而阿锦就从苦难中成长起来了,她有足够的智慧明白原生家庭的不良之处,有去改变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的决心。最终,凤凰涅槃了。
(四)
很多人终其一生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沟通方式、情绪表现、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等都与原生家庭息息相关。它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对个体的心理影响,而是对整个家庭和下一代思想的影响。
父母不会爱导致孩子缺乏爱导致孩子的孩子的不会爱,最终只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死结。
如果只是一味地逃避一味地埋怨,把一切都归咎于环境,其实是不愿正视问题,不愿做出改变。
诚然,原生家庭的确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难道就没有办法去试着改变这种影响吗,就像打麻将一样,你摸了一副烂牌,然后不断地摸牌出牌,想方设法地将手里的一副烂牌越打越好,说不定到最后甚至还有胡牌的可能。
事实上,让原生家庭停止伤害,就是为下一代提供一个稳定而温暖的家庭环境。成长,不就是一个重新塑造自我的过程吗?
请记得,选择权在你,你就是你孩子以后的原生家庭。
愿我们每个人都有勇气、有决心去面对自己人生的功课,带着信心继续探索自己的内在,找到属于自己的自在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