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人的感觉很复杂
就比方说和爸爸沟通的时候,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他会觉得只有你听话、答应结婚。那如何用到钱的时候,就可以把现在的房子卖了,供你结婚,如果你需要的话。所以和他说话没有破绽
但是我妈不一样,她似乎很害怕兄弟姐妹之间的不公平,哪怕她心里面情感有偏颇,但是她表面上也会尽力把握好平衡,有的时候她还会问我的想法,问我她对待我们兄妹三个是公平的吗?那很显然,如果不给我买房就是一种不公平,这是一个破绽。
再来谈谈我的矛盾吧,一方面我会觉得我需要一种公平,你给你的儿子们都买了房子或者预备想要给他买房子,那为什么身为女儿不在你的考虑范畴。
但一方面会觉得,如果完全听家人的,我后续也需要受到这种道德上的压制,从而没有了更广泛的自由。我自己“自由价更高”的嘴角
话又说过来,他去给大儿子买房,也不仅仅是为了给他儿子买房,而是给他们整个的家庭去买房,他的孙子孙女后续要在市里上小学。
所以也不能假设因为我是女儿,就不给我买房,前提还是结婚
一方面不想被摆到一个去竞争、去讨好的位置上,让他们发现我自己是有价值的,然后我才能够被分配到财产
一方面,我又希望他们真的分配财产的时候能够想到我
当然,我心里还是有恐惧的,害怕自己有一天没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买房,从而啃老。说白了就是能力上的不自信,不相信未来可以挣更多钱,二是没有安全感,如果万一后面真的自己没钱了,需要依靠谁呢?可以依靠谁呢?父母真的靠得住吗?
归根结底,真正的安全感确实不是别人可以给的,你的爱人给不了、你的家人给不了。哪怕是承诺也有可能虚空
但是如果不想失去安全感,等同于不想要房子吗?
如果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不以房子和车子为标准的话,那其实很多事情就没有了恐惧
但是古人说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
我其实很在意一种公平与不公平,公平与不公平的背后代表着他们的爱是否是均衡的
但是父母的爱确实并非是无条件的
他们爱掺杂着对我算计的误解(比方说之前觉得我不结婚是图他们钱),掺杂着外人的看法(害怕我一直不结婚会被戳脊梁骨),自己的面子和虚荣心(会在别人面前炫耀儿子怎样,女儿怎样)等等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就像刘擎说的那样,人不仅有人性,还有兽性。也许兽性的那个东西才是本质的东西,抵抗兽性的东西才是散发的人性光辉的东西
而所谓的兽性就是一些弱肉强食,一些勾心斗角,一些权衡利弊
那想到这些就会释然吗?还是释然不了。
哪怕你拉低一个标准,就是会觉得他爱就是不纯粹的,并非无条件的,但还是会有失望、不甘心,也渴望自己会得到无条件的、纯粹的爱。
但是如果父母真的无条件啊,就是他们把哥哥的那一部分房子承担下来,也把弟弟的那一部分承担下,还要去承担你自己的房的费用,对他们来说真的太辛苦了
因为我的父母确实也将近60岁了,他们也老了,就是也到了一个正常的需要退休的年龄,但是他们确实没有办法停下来,也在了女的事情而奔波
从这个维度上讲,我不希望他们太累了。这是我需要人性的部分。放下那些所谓的公平不公平,回归到人类人性中那种情感链接的部分,去为自己的父母考量。
当然我也不是圣人,我兽性的部分是我不想结婚,也不想受到他们的牵制
作为一个成年人怎么样的生活、未来想要什么、为了哪些事情奋斗终身,这些东西都是自己的选择。
如果真的去陷入到一种计较当中,计较他们的爱有条件的,爱是否公平,他们的付出是否公平
心就会变得很小
计较会让人变瑕疵
你的视野也会变得很窄
比方说房子车子
因为你本身并不需要后代,你自己所在的地方其实就是你的家。
当你的心是安定的,哪怕身在漂泊,灵魂也有归处
所以,真正的安全感建立在哪个地方呢?去提升自己的自信,让自己的能力越来越高。
是又不完全是
那就去追求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物质是最虚幻的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但是你可以通过对自己心灵的探索,让生活更加鲜活
你可以通过一些影视剧和书籍让思考越来越丰富
你可以通过去结识不同类型的和他们一起去交流,收获快乐
也可以不断地去想象自己的信念到底是什么,追寻那些真正永恒的东西
也可以去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你真正需要去想的,拓宽生命宽度的事情。
有的人生活着一天,只是一天,所以这一年过得很快。
一年过去了,也是在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
而有的人每一天都会有新的收获和感悟
于是每一天都被渲染上了不同的色彩
你应该活出这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