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任何事,都会有一定原因。对于那些长期坚持下来的事情,那些已经成为习惯的事情,则需要更强的动力,需要时时不忘当初选择这件事的初心。
写作的初心,有人是为了记录生活,有人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影响圈,也有人是为了能够变现,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选择写作,大抵是为了希望成为理想中的样子,我们一边持续不断地写,一边努力摸索提升写作技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会停止写,不会停止思考,不会改变写作的初心。
时间回到两个月前,那会我刚开始进入鱼苗写作基础班。选择写作,是为了提升思考和表达能力,因为销售工作需要。
时至今日,写作带给我的提升,比之前所有时期都来得明显。可以预见,这种提升,也会随着持续不断地书写而成指数级增长下去。
除此之外,在写作营,我看到不少凭借写作变现的写作达人,他们可以选择不出去上班。在家办公,不受环境影响,也不受时间和空间制约,他们可以一边浪迹天涯,一边赚钱养家。
在疫情期间,这种自由的工作方式优势,表现得更加明显。当不少人因疫情影响收入大幅缩减,人们的心也跟着动摇。但是,那些写作者却犹如大山一样,岿然不动。
写作变现,是接触写作、进入写作圈子之后所见、所思,同时所定的远期目标。
如果说当初是凭借初心开始写作,那么后来及以后的远期目标,则更需要一份衷心,需要发自内心地写下去,保持真心,保持热情。
写文两个月以来,有一些收获,也有一些突破。
曾经,写完一篇千字文要花费三四个小时,还不算构思的时间。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写作框架不熟悉,连接那些已构思的内容时,会显得力不从心,而且文章结构也比较乱;二是遣词造句不熟悉,之前读书少,也几乎不写文,对于一些常用的词语,在写文需要时常捉襟见肘。
所以,修改打磨的时间很长,因为以上的原因,导致句与句之间不通顺,段和段之间很生硬。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的写作速度明显提升,如今一篇千字文平均耗时一个小时。这正得益于每天持续不断的写作练习。多写,不仅能够让遣词造句在笔下成为习惯,也能对不同主题的写作框架进行实践。这两方面都熟悉之后,写作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现在,会在写之前先想好框架,在写的过程过中进行润色,写完修改起来也会节省时间。
如果你现在刚开始写作,还写得不够快,请你不要放弃。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即使开始很痛苦,只要坚持写下去,你会越写越快,越写越顺。
高效率的写作大有裨益,它是文章产量的保证,而且,也能节约出更多时间。
还有一个问题,最开始写文的时候经常出现,那就是自嗨的毛病。还记得鱼苗写作基础班时,有好几篇文章都存在这个毛病。
那时候,只知道傻傻地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没有把经历过的故事联系在一起,也疏于考虑读者的感受,自己写得很爽,但文章阅读体验不好,自顾自地自嗨,对读者而言,缺乏价值。
写得多了、看得多了之后,在认知层面,也就明白了文章是拿给读者看的,也逐渐会考虑读者的感受。在写的时候,也希望通过笔下的文字,给读者带来哪怕一点有用的东西。
叶圣陶先生在《文心》说:“写作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愿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你,初心不改,衷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