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今晨成都很火,翻出旧文回味,权当故地重游了。
回来不写点什么似乎有点对不起成都。
其实,对成都的第一印象并不好。机场平淡又混乱,道路因为修地铁都是灰头土脸,的士司机很黑,公交车很难找……
幸亏成都不是一般的有名,幸亏我不是第一印象控,所以还是逛了逛。因为时间很短,身体不适,再加上对锦里一见钟情,在锦里泡掉了大把时间,所以也只粗粗逛了最有名的春熙路、宽窄巷子、杜甫草堂等,浮光掠影地得了一些粗浅印象,仅供想去的朋友参考吧。
成都的树
看了成都的树才懂什么叫真正的历史。
动辄上千年的树在家门口安详地站着,不仅不老态龙钟反而生机勃勃,不仅不孤标傲世反而与民同乐,成都想没有底气都难。
锦里的三棵老银杏是南北朝时期的,1400多岁了,树上挂满金黄,树下挂满许愿的锦囊,一派喜气洋洋。
宽窄巷子口也有一棵古树,没去看树龄,但树干要几人才能合抱,树冠大概有十多米,估计也是上千年的了。树下修了半圆的喷水池,一群老人在树下跳着广场舞,与老当益壮的古树倒是相得益彰。
杜甫草堂修得很不错,园子很大,路很宽,古琴声款款地飘着,默诵着诗圣的诗句,随处可遇的高大古树自有一段风骨和灵韵。
那些古树,才是成都真正的主人。
宽窄巷奇遇
宽窄巷是个神奇的地方。
在那样活色生香、声色犬马的地方,我居然遇到了一位吹箫的老人。
箫是什么?
《说文解字》说:箫,参差管乐也。象凤之翼。
《尚书·益稷》说: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箫声清幽绵长,寂静空明,含蓄凄婉,飘逸凝重,历来为乐之上品,只可抒怀而不可亵玩焉。
所以,黄老邪是吹箫的,“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凭一管箫独步天下是何等的潇洒俊逸。也惟有哀婉慷慨的箫与高亢激越的琴方能配得上曲洋和刘正风这对笑傲江湖的知音吧。
所以,在连接宽窄巷子的过道中间见到那位吹箫的老人时,我简直惊为天人。
他就坐在那里,自顾自地吹着一首老歌,孤独而骄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心儿醉了……”
熟悉的旋律,在低徊悠扬的箫声中变得无比哀婉幽怨,令人不忍卒听。箫声在过道里回旋,伴着头顶清冷的月光,摄人魂魄,几欲令人肝肠寸断。
老人的面前,摆了一个工整的木箱,上书四字:小费随意。妙哉!如此有品有格的街头献艺,也许只有在成都才能遇见吧!
杜诗选
长沙的杜甫江阁我一直没搞懂是怎么个来历,但成都的杜甫草堂却是有迹可查的。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他的诗“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杜甫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因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而又被称做杜工部。留下诗作240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
到了杜甫草堂自然是要买书的。读书三十余载,阅书无数,买书却是越来越挑剔了。不是好书不买,只读一遍的书不买,不是全本不买,不是经典不买。挑挑拣拣下来,能买的书是越来越少了。
幸甚!杜甫草堂有未公开发行的《杜诗选》卖,影印本,线装书,手工装订,竖行,由左翻阅,包装朴素,纸张颇有宣纸的质感,古韵悠长,欣然解囊,满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