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英语学习困难者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差到最高只能考八十分的。一种是卡在一百到一百二的瓶颈口的。
对第一种同学,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背单词、看语法。这种同学很好提高,之所以最高只能拿那么丢儿分,是因为没有基础。单词意思不知道,语法不懂,所以句子理解不了。
我死党就是第一种人,但是她在后期逆袭成了第二种一百一的人。在高三前,她英语的最高分只有76分,没有英语,她能在班上排前十,加上英语,能被甩在30名后。
她的逆袭之路是从高三开始的。每天固定的二十个单词,每天固定四十分钟的语法学习时间。不懂的语法她会问我:句子的成分、分解、语态、时态、语气、句型……课本的原句,阅读题的难句……慢慢的,成绩有了点点提高,然而试卷一难她又会被打回原形。
没办法,英语是一个长期学习积累的过程。还好,她没有放弃,还好,付出有回报。在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英语成绩飚上了一百一十一。到最后的高考,一百一十九。
没有捷径,没有速学,都是实打实的学习,用的是最笨的方法,也是最有用的方法。
第二种,是最难的。卡在瓶口,不上不下,最难受。绝症吗?不是的。
说实话,我刚开始就是第二种人。认真考一百一十多,马虎考还是只有一百一十多。然而瓶口出来后,最高分有138。
先分析自己的试卷。第二种人的试卷往往有两种:一种是,细分每个大题,分都扣的不多,加一起来就多了。另一种就是集中死在某一大题或某一类题。
第一种人有点难,唯一能做的就是刷题。然而效果一般般。第二种就要对症下药了,从听力、阅读、七选五、完形、语法填空、改错、作文对症下药。
听力:先说听力练习中的技巧。第一遍听:直接做题,核对答案订正。第二遍听:带着答案听题目,看看是否能听到答案。第三遍听:字字听,句句听,一句一句重复,直到都听清听懂为止。第四遍听:通听全篇,再做一次。考试时答听力题的技巧:先看题,圈出关键字(人名、时间、地点……)。听的时候重点听关键字,但同时要明白句意,毕竟很多时候答案不明说,可能用了另一句子或词语来表达。
阅读理解:先看题,圈出关键词。看全文的时候可以快速阅读,找你圈出的关键词即可,答案就在关键词的周围。同时,养成习惯,在原文答案所在地方做好标记,方便后续检查。对于综合性的题目,要细看开头和结尾。
七选五:看选项,圈关键词和表达结构的词(first、second、third……)。大部分七选五的出题顺序都是:开头段落来一句总起句,中间三段的分段各取“前中后”三个位置,最后面来个总结。知道了结构,选项就不难了。稍微需要耗脑子的就是中间三段,这三段的关键就是你圈起来的关键词。
语法填空、改错:没有捷径,考的就是你的语法,所以,回去看语法书去吧!
作文:从哪拿分?字迹工整、结构清晰、复杂句。好看的书面真的能加分,不骗你。不需要你的字多好看,只要看起来干净整齐就够了。结构很简单,三段,总起、细说、总结,注意不要偏题。复杂句无非就是用几个it的句式,或者高级的从句和搭配。有些同学可能考试时一下想不起来,教你个方法。拿到试卷先看作文,然后构思一两分钟,思考大概需要写哪些内容和句式,再回去按顺序做题,做题途中标记一些语句,一些你在作文里用得上的句式。说白了就是巧用试卷内容。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单词。好多同学,不论成绩好坏,背单词都很头疼。背了忘、忘了背成了通病。不知有多少同学知道“艾宾浩斯遗忘定律”?对的,对于我们学习过了的单词要定时复习,包括其他需要记忆的知识。科学还表示,不经意的记忆更印象深刻。像我个人我就喜欢把单词贴在我能看到的各个地方:饮水机、门口、衣柜、厕所……能让我在零碎时间记忆和复习。
而且我们要学会巧背,而不是死记硬背。联想:联系和想象。联系,就是将某一类或者有关联的单词和句子组合在一起记忆。如:表示“愉悦的”有哪些词、跟“心情”有关的词有哪些、跟“职业”有关的词有哪些……这叫分类记忆(词根记忆也属于分类记忆)。
其实学习英语很简单,它不需要你像理科类一样动用脑子和很强的逻辑思维,重在坚持和用心。所以英语不好的同学不要放弃,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