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跟鞋子、口红有很大不同,它是非标准化的,这带来几个坑。
首先,在生产阶段,知识要产品化,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售卖,必须经过充分简化,模式化梳理,制作成适合碎片化阅读的短视频、音频、文本或PPT,是知识界的“快餐”。
加工过程中,知识的绝大多数背景、重要的逻辑过程和提供反思的触点,都被咔咔砍掉了。说的好听点,是老司机帮忙过滤并推送优质信息;仔细想想,所谓满满的干货,更像是别人嚼过的甘蔗渣,糖分嘛,谁啃谁享受。
其次,在传播阶段,非标准化的知识,质量很难评判,选择时只能倚重知识生产者的身份背书。呦,海外名校+硅谷从业,行业大拿说的应该在理;创业风云人物,上亿的身家替他做了信用证明;知乎大V,去过几十个国家,见多识广,应该靠谱……
实际上,在各种类型知识分享平台上,最火爆的不是真正的一手知识生产者,而是善于营销、善于传播的知识网红。知识付费市场中,80%的注意力资源都集中在马东、罗胖、李开复、樊登、咪蒙等超级IP身上,他们作为自媒体商人,是原创知识的二道贩子,把知识加工成小剂量的营养配方,用高明的故事化表达送到嘴边,不经思考就能顺滑服用。
现在的大V们,不过是给你讲一个事情,而你最终是否真的改变了,他们是不承担责任的,他们不可能像古代私塾的老师一样,拿鞭子抽你。而这就是整个机制尴尬的地方:你从这里购买的,大多时候只是一个愿望。
所以知识付费没出路了吗?也不是的,虽然一篇文章,一个观念很难改变人,但大部分人的改变还是可以通过监督提醒来完成的。私教的最大价值之一就是这一点,你最近心情不好,挤不出时间,他可以不断提醒你。这一点不要觉得不重要,人的惰性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克服的,关键时候,我们需要别人伸手拉一把。
所以,知识付费之后的机会在哪里?我认为过了这一波“假学习”热,更重运营,有人监督,给你反馈的知识服务会有机会,这个方向比得到更重,比课程更轻,就像古时私塾式的服务。比如熊猫书院,通过建立班级群,以读书小组相互激励,让会员之间监督提醒的项目,就挺不错,短短3个月就盈亏平衡了。
在知识付费的大风中,这将会是一个小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