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时间线已然过半,生活却仍不能向往年那样让人拥有平和、安稳的喜悦。这大半年来的内忧外患,几乎让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疲惫之感。我的阅读趣味,也不知不觉中有了转变,读了几本与病毒、身体有关的图书,如《病毒星球》、《人体简史》等。在阅读中寻求心理安慰,对自我的探索也更加深入。
遥想当年中学时代的生物课,一直是我感兴趣的课程,制作切片观察细胞、提取DNA实验、解剖青蛙鸽子……想起来仍然记忆深刻。大学时代为了学习心理学而学的解剖心理学,成了我接触生物的最后一门课程。从那以后,我的生物学知识停止了科学的学习更新,这么多年来仅有的生物科学知识竟然是从所谓的养生读物学来的只言片语以及养育孩子过程中的野生经验。读到《人体简史》,几乎以激动膜拜的心情花了两个下午的时间就认真读完了,因为我实在太爱这本书了。
这些年来各种各样的“简史”书籍,可读性都很强。《人体简史》也不例外,复杂的人体是大自然天赐的精密仪器,在阅读过程中,时时刻刻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身体、对大自然奥秘的敬畏,以及他那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得原本是一门非常庞杂的科学体系,能够以有趣好玩的故事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是一本科学的人体生理科学书,和大家曾经接触过的生物学课本完全不同。在这本书里,成长过程中的许多问题也会得到科学的解答。例如书中说到:“我们大部分体毛的丧失,以及通过向外分泌汗液来消散体内多余热量的能力,有助于使得大脑显著变大”,换句话说,出汗意味着能让人更聪明。此时,我不由得想到婴幼儿出汗更厉害的原因之一,应该是他们的大脑在快递发育吧;又如,“人的眼睛每天会产生5-10盎司眼泪,从泪孔中流出”,所以小朋友一旦泪孔堵塞,眼睛看上去总是泪眼汪汪的。我相信这本书对我养育孩子能提供更科学的生物学知识哈哈。
这是一本从生理学角度出发的心理疗愈书籍。了解身体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困难的是如何善待我们的身体,善待我们自己的生命。在我们的生活中,困扰我们的从来不是吃什么、穿什么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问题,更多的是“为什么不快乐”、、“为什么感到痛苦”等等虚无的问题。在《人体简史》有关大脑这一章,用极其科学冷静的语言告知读者:生命的丰富多彩,来自你头脑的创造。你看到的并非事物本来的样子,而只是大脑告诉你的样子,这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细细读来,也许会对人生很多的负面看法释然。有关食物、睡眠、疾病、衰老和死亡的讲述,就像一位医生老友,以生动的案例劝诫你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生活规律,善待身体;以淡然的态度面对生命。
《人体简史》同样是人类医疗科学发展的简史。今天我们去医院看病,大部分的疾病都能在医生的治疗下康复,看病的过程中因为有了大量科技产品的运用,要找到病因对症下药似乎不是很困难的事。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无数的医生、病人付出了我们现在所难以想象难以接受的代价。比如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有一包香烟的大小,而到今天,它的体积不超过一磅硬币,可以持续运行十年之久。这是何等惊人的成就,令人为之动容。
2020年的我们,日子过得都不容易,《人体简史》的“疾病”这一章,读来不甚唏嘘。“我们到现在也没有做好准备应对一场猛烈的疫情爆发”、“我们运气好”几句话掷地有声、发人深省。每一天,每一天,请好好善待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