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我支持

我早就发现课本教材远离经典是个极大缺失,小学生心无杂念,学习效果好,应多读钻石版的书籍,教材编写外国寓言过于简单,童话也过于简单,现代文阅读也是道理明了,缺少咀嚼的韧劲,诗好,但太少!

我大学毕业以后才有一本《论语》,一读语言浅显,道理通透,心想,小学四五年级读多好。后来工作了才从别人那里借一本《道德经》,不是买不起,是无人推荐,课本上老是说它是唯心主义,小国寡民的梦想是历史的倒退,所以也没留意。直到一位同事拿在手里,我正面一接触,看了几页,便被迷住了,高中时学习紧张,但有时很迷茫,如果能读到此书,心情该多么昂扬!

我在孩子三四年级时开办了国学经典学习班,一共收了三个学生,加上我的儿女,共五人,我精心挑选《论语》名句,自己出钱打印,一张纸一元钱。谁知孩子家长不满意,说学些没用的,让多辅助孩子寒假作业。我顿时也感挫败,一恍十年过去了!

今年,有一天,儿子突然说“妈,感觉你当年教我们读《论语》对我后来学文言文帮助很大。”看着小学生从学校放学进补习班,到六点半家长黑鸦鸦一片在冷风中等待,心中一阵悲哀。如果他们在家里身体力行陪孩子读经典该多好啊!

可这怎么可能呢?连老师都没读过,更别说家长了。

我喜欢先秦诸子散文,觉得经典是宝,可不遇知音,心也渐渐凉了。

中秋节与姐姐见面,外甥竟会背《道德经》二十多章,后面也熟读,比我都溜,真服了他了。一问,原来微信群组织妈妈陪孩子读!真是我的梦想自己没努力,有人先一步,真有远见有魄力!

我经过姐姐引领,进入了阳光老师的队伍,发现他们是在赖国全的实践和指导下进行的!上网一搜,见议论纷纷,有人反对是历史的倒退,是灌输,束缚了孩子想象力。

我突然感到一个人要做点事咋这么难!自己连读都不曾读,是宝你不认,你却说咬在嘴里咯牙,幸运的是,这只队伍越来越壮大!

今天早上五点我第一次进入课堂听课,感觉真不错,安静,闭上眼听,洗净了心灵!

有人说洗脑,可这不是邪教,是咱自己的文化,是咱祖上留下的,如果脑子里不装历史文化,那真不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那东西可不死,是活的。历久弥新!

一个人,一个国,要有精气神,要自信,要谦逊,要宽容,这就是经典所给我们的,怎么不好了。

反过来说,一个不明历史,不懂文化的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浅薄,还会昂起头来吹毛求疵,而别人正在以海量包容他的存在!

黄河不停流向大海,大海运动形成气流登陆布雨。历史的长河也代代无穷已,人类繁衍后代,也同时传承文明,没有文明,与动物何异!

读经典吧,百年不读了,拾起来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