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刘志学
(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智商正常的人都明白“到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的道理。历史上因为说话不分场合、不分对象而倒大霉,甚至掉脑袋的糊涂鬼,实在太多太多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当年给财主家当放牛郎时,交了很多光屁股玩泥巴的发小朋友。他在南京称帝后,有两个发小来找他。其中一个上了殿,也不看看周围是啥情况,还以为是当年和朱元璋在一起抓青蛙、斗蛐蛐的田间地头,不但不下跪行礼,反而一屁股坐下来,眉飞色舞地指着朱元璋说:“朱重八,现在你混得可以了啊!还记得我不?”
朱元璋一听这家伙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喊他的小名,当即脸就黑了。哪知道,那家伙不顾一旁的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等人挤眉弄眼、咳嗽撇嘴地暗示,仍在自顾自地回忆往事:“当年啊,咱哥俩一块儿放牛那会儿,你重八可真不咋地!有天我把偷来的青豆放瓦罐里煮,还没等煮熟呢,大家就抢着吃上了。你一看急眼了,把罐子都打烂了,青豆撒得满地都是。瞧你那点儿出息吧,只顾撅着腚从地上捡豆吃,不小心把草叶塞到嘴里卡住了喉咙,差点儿要了小命!还是我紧急关头出主意,叫你把菜叶吞下去,你才把卡在喉头的菜叶咽下去,算是保住了一条小命啊!”
当年的发小来了,朱元璋本来打算跟他好好叙叙旧,再赏点儿金银珠宝啥的,接济接济穷朋友。哪知道,此君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舌头飞得噙不住了,把洪武大帝当年那些拿不上台面的糗事儿,当成自己与皇帝的老交情,好一通卖弄。朱元璋的猪腰子脸慢慢地僵住了,听着那家伙的话,越拉越长,哪知道那家伙竟然大言不惭地说:“重八啊,当年要不是我救你,你早就嗝屁着凉了。怎么着?大好江山咱们这帮老哥们儿得一块儿坐,看在救命之恩的份儿上,怎么着也得给我弄个一品二品的官儿当当吧!”
任何皇帝,最忌讳的就是你去触碰“谁坐江山”这一逆鳞问题。生性多疑的朱元璋更是如此,而且,他听那家伙满嘴跑舌头地叨叨到这里,实在挂不住面儿了,“吼”地吐了一口老痰,“啪”地一拍龙案,厉声喝道:“哪里来的疯子,竟敢在这里胡言乱语!大明的江山,是无数忠臣良将、满朝文武百官,辛辛苦苦提着脑袋打下来的,跟你有半文钱的关系吗?谁给你的狗胆,竟敢染指?!给我拖出去,斩了!”
另一个发小一看这阵势,当场吓得两腿一软,“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嘭嘭嘭”地磕着响头,嘴里高呼:“草民叩拜大明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这才转过头来,明知故问:“嗯?你又是干什么的?!”
另一个发小这才谨小慎微、口绽莲花地给朱元璋奉送了一串儿彩虹屁:“草民是陛下潜龙民间时的奴仆啊。想当年陛下被青豆卡了喉咙,那是有神灵护佑啊,召唤我等火速去救助陛下。小的何德何能,竟然从那时就有幸拥趸潜龙,跟随陛下!那个时候,草民就觉得陛下龙行虎步,非同凡人,所以早就铁了心要追随陛下!可恨世道离乱,让小的与陛下失散,如今与陛下重逢,实乃草民万幸啊!恳望陛下指个差事,准允小的继续从龙当差,为陛下分忧,追随陛下为父老乡亲谋幸福!”
刚才被第一个不开眼的光腚小伙伴惹了一肚子火的朱元璋,此时听了第二个发小的一串儿文采飞扬的奉承话,慢慢地猪腰子脸上有了笑意。又是潜龙,又是从龙,又是奴仆,又是龙行虎步非同凡人;更重要的是,人家求官不说求官,而是要为俺老朱当差分忧,是要为父老乡亲谋幸福。这官儿如果不给,俺老朱简直无颜见江东父老了。朱元璋于是眉开眼笑,顺水推舟,给了这个发小一个官职不大、但岗位很重要的职务——让他到御林军里当差,给紫禁城看家护院去了。
朱元璋的这两个发小,会不会说话的表现反差太大了,几乎是云泥之别。小老百姓都知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何况第一个发小揭了皇帝的短,尤其是灰了杀人不眨眼的洪武皇帝的龙颜,不掉脑袋那就出奇了。第二个发小,汲取前一个发小的教训也罢,还是自己本身就情商奇高也罢,反正是把到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的本事超常发挥了,不但没掉脑袋,还达成所愿,讨了个一官半职。
谋圣鬼谷子从理论的角度告诉我们说,对于病言、怨言、忧言、怒言、喜言这五种言辞,要精通了才能适当应用,在情况有利时才能实行。一般说来,游说有智识的人,要靠博识多见的言辞;游说笨拙的人,要靠条理明辨的言辞;游说明辨事理的人,要简明扼要;游说高贵的人,要有充沛的气势;游说富人,要靠我们谈话时豪气冲天;游说贫穷的人,要讲究实际利益;游说地位卑贱的人,要注意态度谦恭;游说勇士,就要果敢决断;游说有过失的人,则需直率尖锐,把利害讲得明明白白,这就是说话艺术的技巧和奥妙所在。
鬼谷子认为,人的耳朵听事儿,贵在听得真切;人的头脑思考,贵在明辨通达;人的嘴巴说辞、辩辞,贵在新奇巧妙。如果能够做到这样的境界,那么你就能雄辩天下,成就事业。
(附我的涂鸦二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