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 微信IOS客户端与安卓版的"反馈提示"区别
首先,在微信客户端中,用户选择,发送图片是一个高频次操作,并且也是朋友圈,对话的主要功能之一
微信IOS版,当用户选择了9张时,再次选择第10张,用警示框做强阻断提示,用户需要点击警示框中的按钮操作。这个过程加强了用户的记忆和操作成本,有了之前的强提示,用户下次选择超过9张有印象,避免用户再次犯错,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
微信Android版,当用户选择了9张时,再次选择第10张,给出较轻量级的Toast,这个过程是在降低用户犯错的成本,方便用户继续操作。相较于IOS版本,没有给用户强提示,用户犯错成本低,不能加深用户记忆,无强烈感知,不能避免下次犯错
从整个平台特性,生态圈来讲,IOS用户相较于Android用户来说,质量更高。所以对IOS用户进行足够强烈的用户教育,可以降低用户犯错次数与概率,提高用户使用效率。而Android用户相较IOS用户,用户素质水平更加参差不齐,如果采用相同的强提示,可能会适得其反,引发用户的抗拒与不理解
至于微信为什么限定只能最多选择九张。或许是为了遵从朋友圈动态九张图。因为朋友圈如果不限定的话,用户恶意平铺很多张,对别人浏览朋友圈的话是一种信息噪音。同时九宫格是一种和谐的视图模式。同理微信对话发图片也统一了规则,这样也同时避免对方恶意大批量的发图片。
所以说?
高频次,主要功能的交互操作行为,在用户操作错误的情况下,给予用户的反馈可以是阻断式,强烈提示,目的是加深用户记忆,避免用户再次犯错,从而提高用户使用效率,加强用户产品粘性
这种用户教育的方法要区分用户属性,并不适应于全部用户(主体用户群体年龄,文化水平等),对一部分用户来说这强烈警示的系统反馈会提高用户的犯错成本,学习使用成本
PART 2 - 以登录账号密码不匹配为例,来全面浅析设计背后的逻辑
用户使用App进行登录时,当账号密码不匹配,会出现错误提示。目前市面上的提示有三种。分别为警示框、toast和对象内嵌
首先说下使用场景,登录账号属于超低频的操作。现在app都将退出账号的路径做的比较深,以此减少用户退出账号。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用户更方便的体验产品,增加产品的使用时长和使用深度
· 警示框
警示框为阻断式操作,属于强提示。告知用户账号密码不匹配,用户需要点击警示框上的按钮才能重新输入账号或密码
微信、QQ、Instagram在登录账号密码不匹配时,使用的都是警示框。需要用户点击警示框按钮才可以再次输入,强制性操作
微信、QQ、Instagram没有第三方登录,且都为社交软件,在同一个设备多个账户频繁切换登录的用户较少,大部分用户只有或常用一个账号,所以账号密码安全非常重要,QQ和微信也做了大量的安全措施去帮助用户进行账号密码管理,所以在账号密码不匹配时用警示框强烈提示用户是很有必要的
· Toast
Toast为短暂的提示性组件,当用户点击登录时,提交给系统,系统发现账号密码不匹配,通过Toast提示告知用户,一般停留1-2s,之后消失。属于轻量级提示
京东、UC浏览器、猫眼均存在多个登录选项或第三方登录,用户账号切换,多个账号的可能性相较更多,使用Toast在提示用户错误反馈的同时也方便用户去操作
· 对象内嵌
当用户点击登录时,提交给系统,发现账号密码不匹配,系统通过在界面中内嵌文字提示告知用户,此提示一般提示为带警惕性颜色(红色)的醒目文字。属于更轻量级提示。
用户输入账号密码时,点击登录,数据返回到服务器。服务器可以做以下两种判断:
a: 账号不存在的话,给出对应账号不存在提示
b: 账号存在的话,账号是否和密码匹配。如果不匹配的话,给出对应提示
Chrome浏览器、百度网盘在登录账号密码不匹配时,使用的都是对象内嵌的方式。通过界面中的文字反馈让用户知道登录失败的原因。用户可以继续在输入框里填写。
对象内嵌强烈程度更低,对用户的干扰更弱同时拓展性更好,可以在界面内添加大量的信息。
对象内嵌适用于信息小布局简单的界面。例如Chrome浏览器、百度网盘的登录界面为信息小布局,较为简单。信息量大的布局复杂的界面不适合使用对象内嵌,如果使用对象内嵌的话,提示更弱化,不利于用户发现反而使原本界面变得更复杂了。
PART 3 - 分析与总结
以上三个提示类型强烈程度分别为:警示框 > toast > 对象内嵌
如果整个产品考虑更深的是产品逻辑与防错,可以选择强制性的警示框。
有的设计者/产品经理觉得警示框太强制了。为什么还要用户去点击一下,才能再输入呢。就喜欢采取toast而导致整个产品很多都是toast,过多的toast,用户习惯之后很容易忽略掉toast的提示语,未起到真正的防错和提示,有时候适度显得更重要。
而对象内嵌,则更为轻量。而且扩展性强,可以承载更多的信息。对于需要考虑拓展性和免打扰用户来说是不错的设计选择。
所以有时候没有标准正确的方案,而是你是否有了自我的设计观,然后根据你的设计观去定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