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这本书大概是初二的寒假,父亲从附近的一家书店里带来的这本书。依稀记得这本书应该是盗版的,书上的字很小很密,好在当时我的视力还行,所以没有感觉到什么,反倒是母亲觉得上面的字好小,在我身旁抱怨了几句她的眼睛已经不太好使了。回忆起来,刚看这本书时,似乎它并没有真正吸引我的地方,但是忘记了当时的我出于什么考量,或许是觉得寒假太过无聊吧,最终还是读完了这本书。那时的记忆已太过遥远,在读第二遍之前我已经记不太清里面具体的细节,不过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以及田晓霞最后的结局依旧让我记忆犹新,每每想到,都不禁一阵难过,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我都没有看第二遍的原因。悲剧之所以能有那么好的感染力,或许是因为它太难以令人接受却让人不得不接受吧。
前一段时间终于下定决心重新看一遍这本书。随着路遥简洁直白的文字慢慢铺叙而开,一幅八十年代黄土高原上农村的画卷在我眼前慢慢展开,过往对这本书的记忆也如潮水一般慢慢涌来。接下来,我会主要说说对我触动最大的几个角色。
首先是孙少平。这本书中孙少平是绝对的主角,路遥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绘他的成长和心路历程,从最初因与郝红梅同为“非洲菜”之间的惺惺相惜,懵懵懂懂中产生了一丝莫名的情愫,到后来郝红梅移情别恋,他第一次体会到那种难以言表的心痛,或许他就会因此逐渐颓废下去。但是田晓霞的及时出现让他体会到了与异性交往中的另外一种感觉,不再是互相怜悯,抱团取暖,而是彼此在交流分享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平等与快乐。这是他在本书中第一次心路上重大的改变,所以在之后的不计前嫌舍命救下侯玉英,以及帮助郝红梅洗脱偷窃的罪名才显得不是那么突兀。再之后就是他毅然远离家乡,不顾父亲和哥哥的劝阻,独自到黄原城打拼,他知道他的灵魂渴望见到更大的世界。他是幸运的,在这里,虽然生活十分艰辛,繁重的体力劳动日日夜夜折磨着他的肉体,但他遇到了田晓霞,这个在他最颓丧之时给予他真正作为人的尊严,带他走出阴霾的人,所以他的灵魂并没有因此逐渐沦丧下去。反而靠着书籍与她每两周碰一次面的灵魂和思想上的沟通,逐渐变得越来越强大了。很自然的,爱情的种子在他们心中逐渐生根发芽,在最后他离开黄原城到大牙湾去做一个煤炭工人时,他们约定两年后无论如何都要在此见上一面。但是命运是那么爱捉弄人,田晓霞在一次洪水而外出采访时,因救人心切,壮烈牺牲。他伤心欲绝,对他来说这个世界仿佛失去了色彩,他拿到了她的日记本,看到了她的心声,到了约定的时间,他又重游故地,但是无论如何那个人也不会再来了,正如路遥所写的那样“时间继续向前走去,永远也不再返回到它经过的地方”。之后,他确实消沉了一段时间,但是他也明白,昔人已逝,再怎么感伤过往也无济于事,珍惜当下,珍惜他所拥有的一切,或许才是对田晓霞最好的纪念与慰藉吧。虽然到最后,孙少平又经历了一场事故而破相,但是我在看到这的时候并不奇怪他能很快挺过去,因为我觉得这时他的灵魂已经足够强大了,他也重新找到了他人生的支点:劳动与惠英嫂一家。在书的最后也是他在出院之后,婉拒了金秀对他的爱意,迫不及待的返回了大牙湾,回归他所爱的一切。从他的身上,越到后来我越感受到一种灵魂上的坚韧,或许这就是路遥所说的苦难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之后我想说的是孙少安和田润叶。他们自小青梅竹马,但因为孙少安对自己与田润叶之间的身份差距执念太大,他辜负了她,而她又太过执着于他,之后也间接导致了田润叶那一段前期濒临破碎的婚姻,虽然到最后因李向前的一场车祸田润叶终于醒悟过来,但毕竟留下了不少遗憾,令人欷歔。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孙少安是最能体现当时时代局限性的一个人物。在那个时代剧变的时期,新与旧,对与错在不断的交替变换着,孙少安作为当时农村的青年代表,能隐隐约约体会到时代的洪流,能很好的接受采纳新的思想,敢闯敢干,但是其本质上还是基于当时农村一种十分朴素的思想,赚钱养家,光宗耀祖,以至于他的砖场稍有起色后,就按捺不住想要投资电视剧,混个名声,幸好被孙少平及时劝阻。从他的身上似乎可以看到,我们都在时代洪流中奋力挣扎,以为自己在朝着想要的方向不断靠近,但事实上,在旁观人的眼里,我们都被洪流裹挟着,一去不返。
最后在说说王满银吧。事实上他在这部小说中算是比较边缘化的人物,路遥在他身上花费的笔墨相对较少。但是这个人物给我最大触动的是他在外面流浪之时,在远离家乡的一家小旅馆里,在镜子前,最终醒悟或者是顿悟过来了,明白了家才是他最终的港湾与归宿,因为那里有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我个人觉得,我们在我们的一生中总会有这样的时刻,发现在自己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只不过这大多发生在我们真正失去了那些东西时。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平凡的世界,可到底什么是平凡呢,书中并没有直接说明,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与书中的人物达成共鸣,理解,尊重并钦佩他们,就会发现真正的平凡或许就是无论在做多么卑微渺小的工作,仍然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不颓丧,不麻木,对这个世界永远充满爱意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