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八年的胶原蛋白 换回爱国情怀

2011年,我与父亲第一次去云南旅游。稚嫩的我与飞机一起穿过强劲的颠簸,第一次来到少数民族聚居的云南。夏天的玉龙雪山️山顶苦苦坚持着那一点雪白,而丽江古城的浪漫却无法阻止我强烈的高原反应。高烧的我终于摆脱了导游的纠缠——气人硬性消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八年过去了,我与友人再一次踏上这一片净土……踏出机场的一瞬间,我发现昆明在八年间发生了质的变化。友好而热情的志愿者、大巴特别照顾散客的乘务员、整洁的道路与有序的交通、稍微较低的物价、云南人民极高的日常素质、扑面而来的现代文明气息,让我真真切切感觉到:祖国是如此迅速地发展!相比都市人的冷漠麻木,他们的热心让人无所适从…并不是日本人公式化的微笑,而是中华儿女对同胞深切的关爱与呵护~❤️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云南!您真的好棒

感谢你们,我们一路顺风!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友人想去的国殇墓园,一开始我内心是有点拒绝的。说来惭愧,理科生的历史课大多奋战理科作业,我的历史知识一穷二百,近代史更是时间错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抗战烈士的认知仅仅有,广州的烈士陵园与后来的相关题材电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但是当我走进博物馆,真真切切地看到馆内藏品时


我的内心是非常沉重与震撼的,滇缅抗战牺牲的战士数量太多了,他们的军帽一层层地叠在墙上,十分沉重

滇缅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与美、英盟军歼灭日本侵略者的战场,是中国人民在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将侵略者赶出国门的战斗。

馆内陈列的藏品非常多,包括当时日军的生化武器、解剖工具、慰安妇的性工具,种种教科书与图片都无法承载的沉重,让人触目惊心。

博物馆旁边是我们烈士的纪念碑,整整一座山头的墓碑!当时烈士的尸体已经血肉模糊,只能依靠军牌去辨认。

八年过去,脸上的胶原蛋白已经日渐流失,婴儿肥也完全褪去,当我们都感概岁月如梭的时候,祖国的西南方藏着一段悲壮的往事,那是无论经过多少岁月,历史都不应被遗忘。

庆幸的是我的内心不再无知地去忽视这段历史。

献给烈士们~最粉最亮的菊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