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脸》: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死

现代社会里存在着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忌讳死亡。因为忌讳,所以人们便对死亡缺少了解和认识。于是大家只能谈生,而不能谈死,在生命终了的时刻只能带着无尽的恐惧和遗憾离开。但是在《死亡的脸》一书中,作者舍温·努兰却列举出他从医生涯中面对的许多次死亡场景力图告诉人们:如果我们对死亡具有足够的了解,那么就不会畏惧死亡;如果我们能够明白自己终有一死,那么就能在当下的生命里寻找到意义。

死亡的艺术,也是生的艺术。——舍温·努兰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舍温·努兰的作品既具备专业性知识,同时也不乏人性的关怀。在讲述一些患者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事例时,作者动情的笔触往往催人泪下,但却也发人深思:为何总是等生命即将结束时患者才开始珍惜生命?为何只有疾病不断恶化并且威胁生命时,人们才愿意正视疾病?

这正是因为,我们对死亡了解得太少了。同时也间接地表明,在一个只允许谈“生”而不允许谈“死”的社会里,人们对生死的意义和生命的讨论实在了解得不够深入。

而这也正是这本书的意义:作者把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死亡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乃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我们每个人都逃不过死亡的这天,但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死亡没有到来的那些日子里。在这些日子里,我们的言行举动不仅直接影响着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状况,而且也对他人的生活施以影响。死亡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生命结束后,我们究竟去往哪里,或者,我们以何种形式结束生命,而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终究,都应当点醒那些活着的人,告诉他们,这就是死亡,它每天都与我们相伴。

既然接受了“死亡终有一天会到来并且它时刻都存在”的这个事实,我们反而应该轻松下来。与其带着对死亡的恐惧紧绷绷地被动生活,倒不如趁着生命还在,呼吸还畅通时,主动去创造自己的生活。《死亡的脸》具有一种很诡异的气质:书的内容,从头到尾不离疾病和死亡,这些文字是真诚的,也是沉重的;但它也是激动人心的,因为它带着一种“鼓舞人们努力生活”的能量。

死亡的脸,面目可憎,如同恶魔一般;在这张脸孔面前,没有谁能轻松起来、勇敢起来。但是《死亡的脸》在为读者详细描述死亡过程的同时,也把死亡这件事看得更为透彻清楚。

——如果没有死亡,人们谁还会加倍珍惜这仅有一次的生命呢?还会有谁忙碌在服务大众的工作岗位上呢?死亡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本书剥离掉宗教思想中赋予死亡的种种色彩,而是真实地还原出死亡的本来面目。读了它,人们不仅能了解到死亡,了解到生命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能够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即便眼下的生活混乱不堪,但只要一息尚存,我们就有着改变生活状态的机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非常差。几乎是到了放任自流的态度。可能因为被抑郁折磨过,对于不求死的状态就心怀感恩,并不会...
    Celia_93阅读 180评论 1 2
  • 第十二章玩儿命 迪克吐出两口血,忍痛拔出弩箭。“白痴,西蒙的爆裂穿甲箭就是对付你这种家伙的。”文森特一拳打在迪克的...
    adjoker阅读 267评论 0 1
  • 美国半导体芯片大厂高通将以470亿美元收购另一荷兰半导体商恩智(NXP)。此件并购案堪称半导体产业中最大并购,而从...
    公子义阅读 323评论 1 3
  • 不要整天说没有好的机会,如果不努力,就算是机会到了,你也没有实力接下
    冰玄海棠阅读 29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