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朋友圈里紧急寻人。原来,一位12岁初中女孩走失了。离家前,她留了一封信。信中说自己压力大,不快乐。在着急寻人的时候,妈妈们都在纳闷: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为啥孩子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自杀之类。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极端行为该怎么办?除了担心、着急、慌乱,还能做什么?
我们期待孩子快快长大,而真的长大了,又无所适从。
类似的事件常有发生,怎么解释呢?《被讨厌的勇气》从两个视角做了解释。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从简单的因果律角度解释:因为孩子压力大,不快乐,所以选择离家出走、自杀等不良行为。但是,按照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目的论,就不能忽视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目的,如权利之争后演变的“报复父母”。如果孩子出现不良行为、逃学、离家出走,那么父母就会烦恼不已,惊慌失措,痛不欲生。孩子正是因为知道这个真相,所以才会出问题。
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是受过去某些原因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错误目的,如权利之争或报复父母。
听起来,很不能让人理解。当亲子关系发展到复仇阶段,可想而知,他们的关系是达到怎样的不可调和阶段。随着年龄增长,他们更需要爱和理解,希望获得独立和平等,想处处为自己做主,他们希望有人真正倾听。而家长还用固有的家长式权威发号施令,以“爱”之名管控,完全没有做好迎接青春期孩子的各项准备。所以,冲突会愈演愈烈。
为了避免这一点,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对不可以上当。简言之,父母遇到孩子的不良行为,首先要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不可陷入权利之争或报复的陷进中。那我们怎么做呢?
《正面管教》提出鼓励性回应:如了解孩子内心的伤痛;不要让孩子伤心;不要惩罚或反击;建立信任感;站在孩子的角度,倾听他们的心声;敞开心扉;补偿过失;让孩子知道你的关心;用行动证明一切;鼓励孩子发挥特长,召开家庭会议等。作为家长,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我可以为孩子做点什么?我可以与孩子一起做点什么?
有亲子专家认为,只要我们每天认真、诚恳地与孩子使用爱的语言,关心他们、了解他们,接纳他们,做好每一天的心理建设,青春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每一个孩子都要经历青春期这段重要而又艰难的岁月,这是孩子正常的成长过程。
下面我探讨两个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的行为。
昨天,孩子放学回家说,她想去趟书店,要为同学选购礼物。原来,班上的一位同学过生日。“家里新买的书,你选一本,可以吗?”我问。“好!”她一本一本地选,翻开书看内容,最后决定送DK的百科全书。“你知道同学喜欢什么类型的书吗?”我问。“她好像喜欢人物类的!”她若有所思地说。“雷梦拉那套怎么样,销量不错,还被拍成电视剧和电影。”我启发式地问。“恩,不错!她肯定喜欢!”她果断地作了决定。然后,我们一起把书包装了一下。
早上,孩子将礼物带到学校。放学后,她和同学一起去参加生日聚会。到了餐厅,她在微信里给我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那一刻,我感到温暖和喜悦,也略带惊讶。我知道,她在用这种方式跟妈妈交流,报平安。看着妈妈们发的照片,小朋友玩得很开心。这是她第一次独自参加的同学聚会,看来已经做好了“独立行动”的准备。结束时,她开心地给妈妈打电话,询问妈妈什么时候去接她。容许我感叹一下,孩子大了,就不需要妈妈了。内心充满喜悦,也略带失落,因为被需要的价值在逐渐降低。
接到孩子,和过生日的同学妈妈聊了会儿天。原来,参加聚会的同学都是孩子“自作主张”邀请的,通知完同学后才回家告诉妈妈。对于孩子当家作主的行动,妈妈表示惊讶和不可理解。她说,在家里,有时像吵架一样与孩子交流,孩子的独立与叛逆越来越明显。我能感觉到这个妈妈的担忧和焦虑,还有不能“控制”孩子的失落。逐渐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对伙伴的渴求逐渐大于家长,因为他们在向外证明自己的价值感。孩子的长大,我们能做什么呢?想起《朗读者》中作家麦家给儿子的信。他面对叛逆的儿子,几近绝望。但除了陪伴与等待,别无他法。最后,他赢得了孩子的合作。
可见,两个孩子在处理事情上的决策和思路完全不一样,没有对错之分。如果平时与孩子交流多,遇到事情,孩子也愿意与家长分享和探讨;相反,孩子就会转向自己或向外求助。这是一个不断摸索和寻求合作的过程,在生活的点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