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初中时的那个姑娘



      有时候,迷茫和努力并不矛盾,它们可以同时存在。

      比如,我初中的时候。

      初中那会儿,在小镇上的一个重点中学。那段时期,大约是97年左右,家里开养鸡场,小学的时候经营状况还可以,但是到了我初中的时候,连续几年禽流感,导致家里经济状况逐渐紧张。紧张到拿出每周10元钱生活费都困难,我在学校里每周到了周三钱就花完了了,剩下两天就顿顿只打白米饭,不吃菜。

      正值青春期,大约是强烈的自尊心让我变得迷茫,不知道路该怎么走,也不知道学习要干什么。

      在暑假里,我会骑着三轮车去离家不远的热闹的马路边卖菜,每天带的菜也不多。也不用吆喝,就静静地坐在车头的黑色的硬硬的车座上,看着车开车往,如果有人停在车前问价,我就那样呆呆地坐在车座上说出菜价,如果他开始挑拣菜,我会从车座上跳下来拿起那种老式的带秤砣的手挑秤,给顾客称重。

      现在想来,那时暑假里正是热的时候,下午四点左右日头还很毒,我每天骑着三轮车拉着不多的菜去那条马路边,好像也没觉得特别热。大约是每天能够卖几块钱,也让我打心底里有劲儿吧。

      如果父亲要开着电动三轮车去赶庙会卖鸡蛋,那我就不去卖菜,而是跟着父亲去卖鸡蛋。父亲的开车技术实在不怎么好,他开着电动三轮总是很少稳稳前行,大部分时间都会一突一突地行驶,有点像开手动挡的汽车,起步或者憋火的时候掌握不好油门和离合的情形。

      我们这边的赶庙会会走亲戚,所以父亲总是早早得带着我去有庙会的村子前的路边等着,上午10点左右,要走亲戚的客人基本上都出门了,我们就在这个时间段基本就把鸡蛋卖完了。

      有一次,我给父亲说:“既然都是走亲戚的,我们可以把塑料袋换成手提的纸箱,看着也好看,鸡蛋也不容易碰烂。”父亲是一位很普通的农民,虽然他也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但是他根子里就是老实巴交的人,他说:“都是庄稼人,谁讲究那个呀?都是讲实在的,便宜的,纸箱装鸡蛋,看着好看不实在,庄稼人谁买呀!”

      我本来是想说把鸡蛋装到纸箱里,可以放在大超市里去卖,城里人讲究这个呀!可是,毕竟那时也就13岁左右,自己也没啥话语权,也没有人生经验,就不再提这一茬儿了。

      几年后,用礼品纸箱装鸡蛋逐渐成了潮流,我后知后觉意识到当初可能错过了一个能让家里养殖场发展壮大的机会,可以那时人微言轻,算了,天意如此。

      那是我最初绽放的人生,那么青涩,那么简单。初中时期的记忆平淡如水,经济的窘迫让我没有叛逆的机会,不过却形成了内向敏感的性格,我那时虽然迷茫,不知前路要去往何方,但是彼时在内心里,已经涌出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在后来簇涌着我勇往直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