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之捕鱼

今天读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里边提到他小时候和哥哥一起去鱼塘里捡鱼,把鱼穿在绳子里,背在肩上就像背着子弹,一路威风凛凛……突然,小时候童年夏天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那时候的夏天炎热又无聊,下午午睡结束达到极点。总有那么几个日子,让我们印象深刻。正当翻来覆去翻来覆去睡不着的当儿,听见窗户外面小路上传来奔跑的声音,那声音越来越近,越近越急促,同时朝向一个点,我们都猜得到是布丁塘。准是有人发现那里的水快干了,一传十,十传百,消息灵通人士都朝着同一个目的地奔去。而我们家屋后的那条小路是必经之路,于是我们也得到消息:布丁塘水干了,抓鱼去了!抓鱼去了!

母亲早已准备了工具,有簸箕、大菜篮(方便扔鱼)、茶篓。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积极地跑向那个地方。往常午后安静的池塘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塘里的水干了,中央的淤泥露出来了,多少鱼在那里蹦蹦跳跳,像极了我们那急不可耐的心。所有人都在摸鱼、捡鱼、扔鱼、抓鱼、捕鱼。不一会儿孩子们头上脸上身上全是泥,自己也成了鱼。

我大概是那些孩子中最不会抓鱼的,鱼到我手里一滑就溜走了,除了自责之外,毫无办法。于是母亲安排我在塘边干燥处呆着,等他们把鱼扔过来时,捡到茶篓里。一旦扔过来,鱼就像跳高运动员蹦啊跳啊,有时候我扑腾了一下,鱼到了隔壁孩子的手上。现在想起来挺好笑,就像球场上的乌龙球。

好在抓的鱼啊,螺丝啊,河蚌数量都还可观。我们满载而归。如果说鱼塘里捡鱼是最快活,那么到家收拾鱼就是快活带来的遭罪。满满两大盆的鱼,去掉鱼鳞、鱼头、鱼肚,够让人受的了,常常要干几个小时,而且开始疲倦了。

该烤鱼了,把锅烧热,抹上油,鱼整齐排列,一面烤焦了,再换一面。不一会儿,满屋的鱼香,让人垂涎欲滴。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享受这鱼宴,清蒸的,红烧的,烤过的。小馋嘴终于过了把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