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范雨素”事件想到的

这两天,范雨素很火,和菜头很火。火灭了,该来扫扫一地灰尘了。


1.争吵的逻辑

一位饱经沧桑的95后说了段他的过去:上高一第一天,他在座位上,突然有人碰到他的书桌。他说:“滚!”那人便回:“下课你给我等着!”下课,他们打了起来,是1V2——两个壮汉兄弟打他一个。你猜结果怎么着?结果那俩兄弟被打惨了。

不过,这里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前半段——莫名其妙的争吵。后来想想,这些也挺常见,比如这样的对话:

你瞅啥?

瞅你咋地!

再瞅试一试!

试试就试试!

……

再看看如今常见的大V辩论,最后也常常能演化成争吵。梳理一下,逻辑大概是这样:

你是傻逼

你才是傻逼

你才是傻逼

你才是傻逼

……

哈哈哈,想到这忍不住乐了,小时候我们不也这样吗?

你是猪!

你才是猪!

你才是猪!

你是!

你才是!

……

你看,大家都还童心未泯呢。

这些争吵背后,潜台词大概是:

你怼我了!我要怼回去!

你怼我了!我也要怼回去!

你又怼我!我再怼!

你还怼我!我又怼!

……

再想想,几乎所有争吵的背后,都有这样一条“互怼”死循环。

你看,这够累吧?够没劲吧?够浪费生命吧?有时间还是歇着吧,吃饱撑着了,那就饭后百步走嘛。

等等,这种又累又没劲又浪费生命的事,怎么还有那么多人乐此不疲呢?普通人凑热闹也就算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聪明人乐此不疲?这让我想到上次提的一个问题:批判出轨到底在批判什么?


2.理解与接受

小时候,常看到电影里男主对女主苦苦解释,女主急忙掩耳躲藏:“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十几年过去了,人们还是这样。一篇文章出来,看了只言片语,就能立马怒怼。好像在说:“我不接受我不接受!”

仔细看看和菜头的文章,没啥毛病,还挺好玩。仔细看看范雨素的文章,没啥毛病,不过显得一般。

和菜头说范雨素写得不好,于是很多人就感到“被怼了”,于是大家双双把“怼”还——进入“互怼”死循环。互怼过程中,没什么新鲜内容,只是反复表达着双方的不接受。

在很多人眼中,不能接受的就是不对。他们分不清两个概念:事实如何与应该如何。很多人看到“不应该”的事发生,就感到被谁怼了,却不问事实到底如何。

范雨素写得一般,是事实。范雨素是弱者,也是事实。人们同情弱者,还是事实。人们同情弱者还要求别人也同情弱者,这就是人们认为的“应该”。谁不这么做,谁就做了不该做的事。

所以我会说:哪有什么对事不对人

电影里还有一种女主,她们爱上一个另类的男生,不被人们理解,于是常和人说:“那是你不了解他,其实他人挺好。”

仔细想想,各方的表现都可以理解,只是林子大了,鸟就多了。不能理解,是智力问题。再去看看那些出轨的、吸毒的、犯罪的,其实都可以理解,但不能接受,如此而已。

但人们不是智力有问题,而是不去理解,就像女主常常掩耳躲藏:“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理解了和菜头说的,可能就会接受他的观点,而放弃原有的“应该”,生成新的“应该”。

理解了事实如何,再去讨论应该如何,这才好。上来就说应该如何的,很可能就是耍流氓。“不以结婚为目的恋爱就是耍流氓”这句话也在耍流氓。

所以,一切都可以被理解,但都可以不被接受。但在接受前,要先理解。


3.少看网文,多读点书

高中时认识一男生,女人缘极好,女朋友换不停。但你肯定想不到,他长得不好——一脸坑坑洼洼,人称“月球表面”。

有人说,人生三大水坑是:瞎操心,随大流,凑热闹。

还有人说,人们刷微博就为三件事:等出事,找傻逼,看热闹。

你看,大多网文就像我那同学,虽然坑多点,但就是吸引人。

但要记着:那都是坑。

哥们只能帮你到这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起来挺简单,但真正画起来也要花点时间。星星是用修正液点的。
    头发浓密小宝贝阅读 1,904评论 4 2
  • 不系之舟a阅读 1,553评论 0 0
  • 2017年 8月13日(农历闰六月初二十二)星期日天气:晴 读经人:璐萱锦雯妈 读经第十五周第七天,累积11O天 ...
    璐萱锦雯妈阅读 1,469评论 0 0
  • 进入狐狸洞中的凤九对迷谷说道:“迷谷,我想吃点儿新鲜的枇杷,你去蘑菇集买点儿吧。” 通过刚才的一幕,迷谷更加确定自...
    转角花开阅读 8,786评论 2 39
  • 母亲,节日快乐! 你我都是不善于表达的人,你对我的爱在行动中,我对你的爱刻在心里。 从12岁开始你就离开了我,出门...
    L2M阅读 1,28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