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之中总有这样一类女士:当人们都在遍地寻找六便士的时候,她们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勇气: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一季)
拥有当大学教授的父亲、公司高管的丈夫、一双儿女的麦瑟尔夫人,居住在纽约富人区的豪华套房里。她会在每晚丈夫熟睡后再蹑手蹑脚去卸妆,在清晨闹钟响起前重新化妆做头发,带着炖牛肉巴结小酒馆的招待为脱口秀爱好者的丈夫谋得午夜表演机会,给蹩脚脱口秀的丈夫做表演笔记为他捧场,将自己的生活完美计划并按部就班实施的麦瑟尔夫人,是完美的美国战后中产阶级主妇。直到有一天:他的丈夫出轨告白。失去丈夫、公寓的麦瑟尔夫人,阴差阳错涉足脱口秀表演,崭露头角又被打压,在第一季的最后,麦瑟尔先生重新回归家庭,看似美满结局也是新矛盾的开始。
二战后的美国社会,男人们从战场归来重新杀进职场,女性主动或被动回到了婴儿室和厨房。温室里的花朵,享有的是温暖和安逸,失去的是自由和独立的人格。麦瑟尔夫人寻找自由和独立的契机,充满难堪,连她的母亲都是丑闻。脱变是痛苦的,过程唯有勇气可抵达。说到勇气,不由得想起一件事情,罗琳被问到霍格沃兹四所学院的品质中最看重的是哪一个,她回答到:勇气。天赋、忠诚、聪明固然重要,但是唯有勇气,能够使平凡的人在逆境中力挽狂澜,难怪罗琳会把偏爱的主角都设定在以勇气为精神的格兰芬多。
善良:洛拉的美国梦
(Alex Tizon 《我家的奴隶》)
这篇文章被确定刊登的那一天,作者在自己的家中与世长辞,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他的洛拉将作为六月号封面故事出现在《大西洋》杂志,几个月后,其中文译本刊发在了《读库》。
洛拉,一个出生在菲律宾小镇的穷苦姑娘,被当地有权势的中尉作为礼物,送给了自己的女儿,也就是作者的母亲,开始了为奴隶的一生。作者通篇回忆了一家人与洛拉在美国的点点滴滴。在标榜民主与和平的美国,一个拥有女奴的家庭,洛拉的真实身份成为这个家庭的秘密和耻辱。一家人竭力隐藏洛拉的存在,但又不愿意放她回老家,即便长大了的孩子们怂恿她逃走,洛拉也只是默默进行着她的清理打扫工作。很多年后,侮辱与损害洛拉一生的女主人去世,洛拉与作者生活了十年,在十年后的同一天,终于可以永远的休息了。
有人说是洛拉为奴隶多年的奴性,让她忘了自由,不敢逃走,只知道像陀螺一样永远为主人一家日夜劳作,被辱骂、被鞭挞,周而复始。确是事实。可我同时也看到,洛拉作为一名女性表现出来,极大的善良。她对待作者及其兄弟姐妹视如己出的照顾,甚至对成年后作者的子女也同样耐心,孩子们讲述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她每一句都记在心里,可以清楚说出孩子们少年时喜欢过的每一个女孩的名字,将学校里表演晚会的节目单像纪念品一般珍藏。洛拉像一只母鸡保护着这个家庭,虽然这个家庭将她奴役。与这个追逐美国梦而来的移民家庭相比,洛拉的家庭观似乎更符合美国梦,真是讽刺。
纯真:三位公主
(央视纪录片《极地》第2集 走进高原人的世界)
西藏的托林县,有三位年逾古稀的闺蜜,相互称呼为公主。她们在山坡上采集草药,经过一整天的熬煮,制成黏糊糊的黑色药膏,据说是防晒佳品。她们在一起每一句闲聊都是欢笑的方式,谈及药膏神奇的护肤功效,开玩笑说卖给游客一定销量好,但马上又意识到自己有了俗气的想法菩萨会怪罪,就做不成公主了。最后这些免费的药膏涂抹在了路人的脸上。
摒除背景,这似乎是一个好心仙女帮助路人的童话故事情节,事实上,这三位自称公主的老奶奶,一个是孤儿,一个失去了丈夫,另一个家境贫寒。三位来自世俗的主人公,将余生过成了童话。她们希望明年、后年、再后一年三人都能在一起做公主,在落日的余晖中敬美丽的自己。
可爱吗?当然可爱了。同样的话语只在年幼的孩子过家家中听过,托林的三位公主在生命的轮回中回归到纯真的起点。在最后的采访中,一位老奶奶说自己此生的罪孽是年轻时在寺院里朝佛像扔过石头,把经书踩在脚下,不用多想,也能大致推算那段历史时期。当年被疯狂时代裹挟的热血青年,如今被岁月冲刷成了纯真的高原公主,她的愿望是和另外两位公主一起去趟拉萨,然后回来再死。她生在这儿,也要死在这儿。“生于斯,长于斯,未来也要埋于斯”的文艺表达,有了现实范本。
才华:弄权的上官婉儿
(王鹤 《称量天下才士》)
上官婉儿的母亲怀孕时,梦见神仙给她一杆大称,说可以“称量天下” 。这个故事被《旧唐书》脑洞一番,说当时人们认定当朝宰相的儿媳定会诞下贵子,将来秉国执权。一个日后的成功人士,出于各种政治需要为她营造传奇色彩的逸事。上官婉儿的出身带给她掖庭为宫婢的童年, 同时作为上官仪的孙女,她自幼天资聪颖,十几岁因“文章精妙”被武则天看中,一步步走入权力的中心,历经几十年唐朝政权更迭起伏,最后被李隆基斩于旗下。世人皆言上官婉儿身为唐朝宫廷几代统治者的宠臣,一届女流在大明宫里搅弄风云,抛开她权臣的身份,也的的确确是因为她本人的文学才华与文治之功,晚唐就有人将她“称量天下”改成了“称量天下文士”,突出上官婉儿在当时文坛领袖的形象。《唐诗纪事》详细描述过上官婉儿在宫廷诗会担当最高诗歌裁判、令群雄低眉俯首的冷艳风度。王鹤《称量天下才士》一文,详细铺陈了上官婉儿的一生,尽数她弄权的恶评,也褒扬她绝世文采与推崇文教,在文章的最后,还是承认“上官婉儿独一无二”。
上述几个女性的形象,或编剧虚构,或作者创作,或影像纪录,或文人评古。古今中外,穿越现实与虚幻,她们每一个人都活生生出现在读者的脑海中,仿佛真真切切活过一遍。勇气、善良、纯真、才华,在现实社会也经常会提及,真正怀揣理想又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