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知了

文|叶伊嘉

—1—

村里的夏夜,蝉鸣依旧。

周身弥漫着温热的气息,但比起白天火烧般的炎热,也多了些凉爽。

晚饭过后,我手拿扇子信步闲游,朝着村南头的广场走去,广场旁是一片葱葱郁郁的杨树林。

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有左手摇扇右手拿冰棍的、有怀抱婴儿的、有骑电动车兜风的……当然还有像我这样漫无目的闲逛的。

广场上的音乐准时响起,高矮胖瘦年龄各异的男男女女,开始了一天的娱乐。

而我向来不喜欢这种嘈杂。

—2—

不远处的杨树林里,点点灯光若隐若现,那不是什么鬼火,而是捉知了孩童的手电筒。

隐隐约约能够听见,他们在给小伙伴炫耀“战绩”,曾几何时,我的暑假生活也同他们一样。

那时网络还是稀罕物,手机还停留在仅有的通话短信功能,夏夜去摸知了,是我们极大的乐趣。

我们用塑料瓶子(通常是矿泉水瓶或者饮料瓶)做一个简易的器具,将上面狭窄的部分剪去,在瓶体两侧对称处各打一个小孔,穿上绳子或者铁丝,当作提手。

瓶子里要装些水,可以防止知了脱壳,脱了壳的知了卖不了几个钱的。

暑假在家,吃过晚饭,我就提着瓶子拿着手电筒,和小伙伴们向村后的树林出发了。

—3—

总觉得自己行动快,然而每次到达树林,已经聚集了很多小伙伴,三五成群,热闹而欢乐。

如果天还没黑,就在地上找,那些快出土的知了,它们的洞口小而薄,有些可以从洞口直接窥见它们迫不及待钻出洞口,爬上那高高的树枝。

此时用手指轻轻戳一下洞口,把手指伸进去,知了就会抓着手指爬出来,殊不知等待它们的是装了水的瓶子,以及日后的餐桌。

等到天黑,知了一个个趁着夜色钻出了洞,就近爬到高高的树枝上,我们拿着手电筒来回照着,有时候一看到就抓它下来,放进水瓶里,有时候在树下静静看着它慢慢往上爬,爬到一定高度把它拿下。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知了要爬那么高,后来抓的知了多了,自认为这是知了的安全保障。

因为我不止一次眼睁睁看着知了越爬越高而无能为力,只好忍痛放弃。

经过一夜的奋力拼搏,夜深人静,知了脱壳,变成会飞的会鸣叫的蝉,留下一具躯壳在树上或者草地上。

次日的蝉鸣必将有它的贡献。

—4—

抓知了时心里总是默默记着抓了几个,还不忘问问同伴战果如何,有时还会撒谎,等到了收购处,发现自己比小伙伴抓的多,哪怕是多卖了一毛钱,也是开心的一蹦三尺高。

通常我们会将附近的树林全部逛一遍,带着战利品冲进收购处,回来的路上还不忘分享哪一片的树林知了比较多,次日大家一窝蜂冲过去,结果可想而知。

抓知了需要耐心和勇气,夏夜的树林里,可能一晚上收获甚微,但是还要耐着性子找寻,有很多不知名的虫子鸣叫不停,当然还有很多蚊子的围攻,每一片青草地都是一片未知的土地,不知道你的脚下会发生什么……

我听见有孩童在呼喊小伙伴的名字,那穿破黑夜的有力声音,充满了童年的自由、热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抓知了是我童年里记忆最深的乐趣之一。 在夏季的苹果园里,在硷畔上,在草丛中,知了的叫声穿透力极强,从低到高由南而北...
    白杨树在北方阅读 2,732评论 0 1
  • 上一章 三 抓知了 是的,小卫出事了,我们的霸王头头出事了。我们知道事情的时候却再也没什么机会见到他了。听说是因为...
    左手陌路阅读 2,271评论 0 0
  • 今天晚上,我和弟弟妹妹和两个舅舅去森林公园抓知了,我两个妗妗在车子旁边。 我们分成两组,我弟弟舅舅...
    韩佳成_54188阅读 1,573评论 0 1
  • 夏天来了,知了出来了。 知了出来了,抓知了猴的人也多了起来。 傍晚时分,大人小孩,你提着小桶,我拿着空矿泉水瓶,只...
    cc8e7d445fc4阅读 1,365评论 0 0
  • 初来,人生是一张洁白纯净的宣纸, 你可以随意浅淡勾勒回忆、浓墨重彩描画未来。 婴儿一声啼哭,是色彩明亮的生机; 年...
    清嘉慕晚阅读 1,872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