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净草原,童心的守望

一天夜里,一个猎人在森林中迷失了路途,后来在茫茫的夜雾中走到一群在草原上放牧的农家孩子围坐的火堆旁。孩子们通宵达旦地谈论着俄罗斯乡村的一些民间传说,到了天明时分,大家各自散去。

这是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白净草原》的故事梗概,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叫“白净草原”的地方,发表于1851年,是画家丰子恺先生翻译的。

世界读书日,在Kindle上浏览,书单推出了这本书。很快便读完了。其实,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散文,或许,是丰子恺先生画家的底蕴和诗一般的语言,把它译得太优美了。

作家笔下的一草一木,都成了鲜活的生灵,让人感悟到大自然的和弦,比任何音乐旋律都要富有生气,“那数不尽的星星,竞相闪烁,就像一齐沿着银河奔跑。看着这夜空的景象,你隐约也会感觉到这广袤地球的奔腾不息……” 每天生活在广袤的地球,却不自知,文学阅读让我看到了银河奔流。

《白净草原》像一首美丽的诗,像一幅美丽的画,带你走进俄罗斯腹地美丽的草原,带你一起感受俄罗斯夜色宁静的美,一起在夜雾中迷失在白桦林里,一起在密密的树丛间穿行,一起昂望星光辨别方向,一起被湿湿的雾气笼罩,一起无望地在夜色中寻找火光。

那堆篝火、那群讲鬼故事的孩子、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那些不时将脑袋伸到明亮的篝火前吃草的牲口,令人难以忘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