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说过“不要告诉孩子要听妈妈的话了。”因为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已经赶不上这个社会变化进化的知识,也许我们这个时代总结的经验,在孩子们那一代身上已经落实退伍,这样“听妈妈的话”将会成为孩子前进路上的阻碍。我很赞同这样的观点,也更时刻警觉着我们的孩子到底要怎么样培养。我想这本书谈不上给我所有的答案,但是大方向是对的。我们适应这个社会的基本能力是永和不变的,所以本书的几个观点非常实用。
虽然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世界的走向,但未来生存所需要的底层逻辑能力是不会改变的,并把这些能力归结为大脑的五个方面:智力脑、情绪脑、运动脑、语言脑、创意脑。
只要根据孩子大脑发育的规律,发展孩子这五个方面的相应能力,不管未来如何变化,孩子都能适应未来,拥有美好的人生!
一、智力脑
① 0~6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孩子刚出生时,大脑并没有完全发育好,脑重量只有成年人的25%,出生后迅速发展,3岁时重量达到成人的85%,5岁时达到95%。大脑发育可不止是简单的重量及脑细胞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的建立,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是通过“突触”进行连接,并交换信息的。突触数目越多,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速度就越快,人的反应也就越灵敏。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很多神经元,儿童在早期发育过程中,突触的数目甚至能超过成年人,但这些突触并不会全部留存下来,经常接受刺激的突触会被加强,很少接受刺激的突触则会被削弱,甚至被裁减。在整个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突触一共会被削减大约40%,好消息是我们每个人一辈子都有神经可塑性,我们可以通过接受刺激,再次建立神经之间的联系,但是0~6岁孩子的神经可塑性是最强的。
② 怎样发展孩子的智力
A:空间认知能力,空间认知能力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有了空间认知能力,我们才能在脑中想象不同的视觉形象,并对这些形象进行操控。
首先,与孩子交流时多用空间词汇,比如“帮我把左边的那个盒子拿来”,或是“把你后面的凳子我”。其次,可以给孩子玩建构类玩具,像是乐高,或是积木、橡皮泥之类的玩具,让孩子把玩具自由组合成各种形状。接下来,我们可以跟孩子玩“寻宝”小游戏,将宝物藏在家中的某个角落,然后画一幅家的平面图,标出宝物的位置,让孩子根据平面图,寻找宝物。
B:注意力,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在凳子上一分钟都坐不住,其实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孩子还小,大脑没有发育完全,大脑中负责注意力的区域还未成熟,所以坐不住。一般来说,两岁的宝宝可以专注几分钟时间,再大一点儿的孩子可以专注20分钟左右。
首先我们来说减少干扰,我们可以为孩子布置一个单纯的外在环境,减少环境中的干扰项,孩子想玩玩具时,问他想玩哪个,然后把这个玩具给他,把其他玩具都收起来。当孩子在玩的时候,不要老是打扰孩子,一会给孩子喂个水,一会给孩子擦个脸什么的,分散孩子注意力。同时,家长自己也要做好榜样,做事时要认真,不要做一会就开始刷手机。
接着我们来说诱发动机,这一点指的是我们要找到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引导孩子自己改变自己的注意模式,具体来说就是,给孩子布置任务时,目标要明确,让孩子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同时这一任务的难度要与孩子的能力相匹配,太难或者太容易都会让孩子丧失兴趣,没有动力。
C:第三个是记忆力,我们先说说我们是如何记东西的,记忆其实就是对信息进行编码、保存和提取的过程。
每当遇到新信息时,我们的大脑就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分解、编码,处理成大脑可以存储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保存在脑海里,当需要用的时候,再从大脑中提取出来。
二、情绪脑
① 想要让孩子掌控情绪,我们就要想办法促进孩子情绪脑与理智脑之间的联结,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从而发展他们的理性。正是因为理智脑与情绪脑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孩子每次发脾气时,都是促进孩子情绪脑与理智脑之间的联结,发展孩子理性的好机会。
A: 我们要引导孩子描述情绪。当孩子发脾气时,询问孩子现在的感受是什么,是伤心、生气,还是害怕。
B: 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分析情绪。询问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引导孩子讲出事情的始末,避免彼此之间产生误会,并帮助孩子一起分析发怒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对孩子表示出自己的理解,这样孩子才会愿意继续跟家长交流。
C: 我们要帮孩子反思情绪。帮孩子反思整个发脾气的过程,指出发怒并不能解决问题,沟通才能,并引导孩子体会他人的感受,从而使孩子的情绪和理智能整合得更好。
② 那如果孩子不仅仅是发脾气,还动手打人了呢?我们一样采取三个步骤来应对这一情况。
A:我们要立刻制止孩子的行为,态度要坚定,语气要严肃,不能嘻嘻哈哈的,让孩子以为我们是在跟他开玩笑。制止之后我们要马上将孩子带离现场,防止孩子再次打人。
B:我们要充当孩子的理性脑,与孩子一起,回顾事件发生的过程,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C: 我们要带孩子去跟被打的小朋友道歉,孩子之间的问题,最好是让孩子自己解决,这也是促进孩子成长的一种方式。
③ 怎么帮助孩子理解社会规则
A:设定期望,提醒行为。我们可以在带孩子去公共场合前,就不断提醒孩子该怎么做,给孩子打好“预防针”。
B:在公共场合不要修正孩子的行为,直接离开。这一点和前面面对孩子打人时的处理方法有些类似,当孩子在公众场合开始胡闹时,我们不要去修正孩子的行为,而应该马上带孩子离开。给孩子一个教训,让孩子明白,如果再胡闹,就不能继续在外面玩了,同时也能让彼此都冷静下来,避免因为争吵而让冲突升级。
C:早培养,从点滴做起。前面两条只是应急方案,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尽早培养孩子的社会规则意识。
三、运动脑
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可以促进认知能力提升,从而促进孩子智力、情绪、语言的发展。精细动作指的是用较小的肌肉完成的较小的动作,比如用手抓东西;粗大运动指的则是需要调用手、脚或者整个身体的动作,比如跑步、走路、跳跃等。精细动作比较微小,但建立认知能力的大多数活动都以精细动作为基础,比如孩子想要掌握阅读能力,就得学会控制眼球追踪文字;孩子想要学会说话,就得学会控制舌头进行发音。
精细动作培养:
第一、我们可以和孩子玩精细动作的游戏,孩子1岁以后,大人就可以与孩子玩倒水与盛水的游戏了,给孩子一个纸杯,让他从水龙头里接水,然后倒到水桶里,既锻炼了孩子的精细动作,又能帮助孩子探索事物本质,还可以让孩子玩得开心,一举三得。
第二、我们可以让孩子完成一些需要精细动作的任务,比如让孩子自己吃饭和穿衣服。孩子1岁时,就会尝试着自己吃饭了,等孩子长到2岁,就可以让孩子尝试着自己穿衣服了。
第三、我们可以鼓励孩子用精细动作去进行创作,比如让孩子用手或者画笔在平整的地方进行自由绘画,或者买一些橡皮泥,让孩子将橡皮泥捏出各种形状,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练习精细动作。
粗大运动培养: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研究表明,小时候粗大动作比较强的孩子,长大后的记忆力与处理信息的效率都相对更好。而这些好处,是精细动作所没有的。有关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能促进身体分泌一种神经营养因子,这种神经营养因子能修复受损的脑细胞,保护健康的脑细胞,同时促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帮助孩子学得更快、记得更牢。
有氧运动其实我们经常在进行,比如跑步、骑车、游泳等。虽然有氧运动好处很多,经常让孩子进行有氧运动,可以使孩子的身体分泌大量神经营养因子,使孩子的大脑发育得更加健康与茁壮。
但我们在孩子的运动问题上不能操之过急,2岁~4岁之间的孩子,非常好动,每天的运动量都很大,不需要我们刻意规定孩子的运动时间。孩子4岁以后,可以让他每天进行一小时的有氧运动,从而促进大脑发育。
四、语言脑
A:当我们听到一个好故事时,不仅会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且大脑中负责处理动作、视觉、听觉甚至是嗅觉的神经中枢都会被激活。也就是说,故事中的情节会在我们的大脑中上演,令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并提前产生应对这些情境的本能反应。并且故事一般都具有因果结构,更容易记忆,只要记住一个情节,就可以顺藤摸瓜,推理出下一个情节。因此,故事对孩子的记忆、情绪、思维能力都有帮助,让孩子听故事,绝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孩子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那我们要怎么通过故事来培养孩子的语言脑呢?一是给孩子讲故事,二是照着书给孩子读故事,三是让孩子自己讲故事。
B:如果我们只是单纯把书放在孩子面前,是不能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想要提高孩子阅读能力,尤其是4岁以下孩子的阅读能力,家长就要和孩子一起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互动,也就是互动阅读。那么,如何跟孩子互动阅读呢?
首先,我们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问孩子问题,并且要问孩子开放式——也就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从而促进孩子思考。
其次,在阅读时,要跟着孩子的兴趣走。在阅读过程中,孩子可能会提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我们不要为了讲完故事而忽略孩子的问题,而应该先回答孩子的问题,再继续讲故事。
最后,我们可以利用读书这个场景,与孩子做游戏。
C:尽早教孩子学外语
其实不用担心,孩子从小就能自然而然在几种语言之间切换,并且孩子小时候学习语言的能力是最强的,越早学外语,越不容易互相干扰。从小接受双语教学的孩子,两种语言在他大脑里的表征区是交织在一起的,而成年人则恰恰相反,两种语言的表征区是分开的,如同楚河汉界一般,泾渭分明。
首先,我们可以多和孩子用英语聊天、玩游戏。其次,我们可以在家里为孩子制造学习外语的氛围。
五、创意脑
我们可以和孩子玩一些发散性思维——类似于头脑风暴的小游戏,这类游戏需要向孩子提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除了发散性思维外,联想性思维也可以提升孩子创造力,有一种测量创造力的方法,叫做“远程联想测试”,就利用了联想性思维。
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呢?文中介绍了三种方法。
第一、对过去进行思考,思考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如果没有发生,会怎么样?
第二、对当下进行思考,我们可鼓励孩子想象事物如果不是现在这样,还能有什么其他的可能性。
第三、对未来进行思考,这一点应该很好理解,我们可以鼓励孩子想象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并付诸行动,为实现自己想象中的未来而努力。
但今天我们要说的是,音乐对学龄前孩子的影响,孩子天生就对音乐节奏感兴趣,让孩子学音乐对孩子有许多好处。
首先,学音乐可以促进孩子与他人的交流,让孩子更容易交到朋友。
其次,孩子学习语言是有一个敏感期的,当孩子处于敏感期时,学习语言的效率是最高的,等到孩子长大一点,过了这个敏感期,再想让孩子学习语言,效果就没那么好了。有关研究表明,学习乐器,可以延长孩子的敏感期,
第一、提供多样的音乐体验。对于刚接触音乐的孩子,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听觉体验,比如我们可以在陪孩子时,给孩子唱儿歌、念童谣,或者和孩子一起,倾听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声音——雨滴声、脚步声、敲门声等等。
第二、模仿唱歌和律动。我们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多鼓励孩子模仿学习各种声音,多开口唱歌,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孩子,跟着音乐的节奏跳出来、动起来,这可以培养孩子的乐感,也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学习和记忆力发展。
第三,鼓励孩子即兴表达。当孩子慢慢长大,会唱的歌越来越多,会做的动作越来越复杂,我们就可以鼓励孩子给听到的歌曲伴奏。或者让孩子在乐器上随性发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弹奏,使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同时也给孩子一个用乐器表达感情的机会,使孩子慢慢成为音乐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