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第六章读书笔记 @比翼双飞-莫莫

一、治疗师如何评估情感?

        所谓理解人类个体,其实很大一部分就是理解那人最深层次的渴望和与之有关的焦虑――通过评估某人的情感世界,而非打探此人在幼年的哪个阶段生物本能受到了挫折或得到了过分的满足,他们可以对此人有更多的了解。

        每个人的情感唤醒类型都是特异性的。了解情感与特定事件之间的联系是理解某人性格的关键。治疗师理解患者至少有三个“途径”:(1)言语交流;(2)肢体语言;(3)情感传递,这种传递大部分通过面部表情和音调来完成。

        了解个人特征最佳的“途径”是治疗师应成为患者情感的容器和调节者。为了理解某人,我们不仅需要了解他/她的防御机制,还要了解那些被防御机制压抑的情感以及那些自身具有防御功能的情感。

通常,我们品主观去评估情感:假设情绪是有感染性的,那么,观察我们自己设身处地的理解对方时所产生的情感反应,就不难洞察对方的情感活动了。

二、药物治疗能改善情绪,同时还需要心理治疗的原因是什么?

        心理问题具有神经生化机制,因而需要药物治疗,但同时也还需要心理治疗。

        1.他们需要心理治疗,是为了能体验到被关怀,以增强持续服药的动机。

        2.在精神病的状态得到较好的控制后,他们需要通过心理治疗,以帮助其更有效地应对生活压力。

        3.他们也需要通过心理治疗来缓解由于药物依赖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4.他们还需要通过心理治疗来解决某些因激活易感素质而将他们推向崩溃边缘的问题。

        5.有时,他们需要心理治疗,是因为他们感到疑惑:既然药物治疗已调节了体内的“递质失衡”,为什么仍会感到如此痛苦。

      已有证据表明,至少对一些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单独心理治疗和精神药物治疗一样有效。也许,心理治疗过程引起的情感活动使神经递质恢复到了患病前的水平。大脑的化学物质影响情感体验,反之,情感体验也会影响大脑的化学物质。可能是心理治疗具有神经化学效应。

三、评估情感的诊断意义

      在传统的精神病学检查中,“精神状况”这部分总是包含了对情感的观察:它们是否适当?冷漠的?肤浅的?克制的?患者能用语言来描述具体的情绪吗?或者他/她是否通过躯体痛苦来表达情绪?患者是用言语来感觉和表达情感的吗?或者他们是否付诸行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帮助我们对患者做出准确的描述;而且有助于我们制定治疗方案。

四、准确理解情感的治疗意义

       1.在接受精神分析治疗的患者中,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的父母和看护者要么(1)忽视他们的情感;(2)对他们的情感进行负面评价;(3)以情感惩罚孩子;(4)对他们的情感进行错误的归因。只要对患者的情感表示欢迎和感兴趣,治疗师就可以弥补第一种过失。不加评判地指出患者的情感可减轻第二种过失的影响;鼓励安全的情感表达有助于避免第三种情况;准确识别情感则对防止第四种情况有益。

      2.准确地进行情感分类可促进情感和社会的成熟。

      3.当治疗师在识别情感时,当我们用言语来描述患者的情感时,常常含蓄的建议他/她将当前情感转变为我们认为更自然、更成熟、更适应的方式。

      4.治疗师帮助患者识别他/她已经感觉到却无力承认或表达的情感,这种交互作用特别具有建设性意义。

      5.情感是促进因素。通过一种情感与一种经历的结合,我们经常会找到解决以前似乎无望解决的问题的情感资源。

      6.情感如果得到适当的表达和理解,也有助于实现成长的目标。这种功能最好的例证就是哀伤的作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