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现代性》p23
昨天读到了波德莱尔与西美尔对于现代性态度的不同观点,论证出了现代性的矛盾性。
“在瞬间印象和持续印象之间的差异性会刺激心理,都会性格的心理基础包含在强烈刺激的紧张之中” 现代人:现代都市人vs乡村人 现代都市人为了免于受到因短暂、瞬间、偶然性的冲击培育出一种独特的器官(?1)——器官在此处似乎并不指具象化的器官,如人脑,而后文提到的“不敏感”个人认为更倾向于感受,也许此处仅仅是文学化表达,但是也值得积累。
“这种器官必须麻木不仁,这就是冷漠、厌世和对对象的惊人的不敏感。”因为需要面对瞬息万变的生活,出于自身保护与环境适应,人们不可避免地降低刺激的激情,因此在艺术家眼中因为瞬间而可以被定格的美好不可预见性的演变出了“事故、冷漠和算计。”在现代都市主导的标准化货币经济中,都市人只有按照严格的数字换算方式行动。货币制度将大部份人关联起来,但是这种关联是“平均化、公式化、理性化的”。“大都市的生活让理性的心理状态和货币经济形式相互强化,不过,货币也可以激起人对它的狂热追逐,点燃了现代人的激情。”
——总结一下:1.因为现代性是瞬息万变而短暂偶然的,因此相较于乡村生活更具有强烈刺激 2.人们为了免于被过度刺激打击而麻木,麻木而产生事故与算计 3.算计衍生出与理性相互加强的公式化货币经济体系 4.因此人们会产生对于金钱的激情
提出一个问题:1.唯物史观来看,货币经济体系产生于私有制的发展,那么由算计衍生出的货币经济体系是客观产物还是主观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