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以后的。 ——鲁迅
随着江歌事件的渐渐落幕,风波不息的11月,也已过去大半。在这半个月里,无论是网络、报社、还是我们的校园里,每个人对这一悲剧都有各自的评判。但当事件平息,我不禁思考,我看到的真的是真相吗?
江歌的死亡,一个花季少女的离世,我想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想看到的结果。事后对真相的追求,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正常反应。但当网络上各式的言论如洪水般涌现时,我们所追寻真相似乎更加扑朔迷离,因此作为大学生,我想在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首先这个事件最需要被谴责的难道不是凶手?凶手所展现的暴力文化不是首要该被谴责的?也许你会说,凶手拥有法律的制裁不需要我们去评论,而刘鑫,法律无法对她进行管制,才正需要我们的“正义”。但是我想相比于刘鑫的自私,无情与冷漠,凶手陈世峰的残忍行为,才是导致整个事件发生的根源,才是最值得我们去关注去探讨的。他身上所携带的暴力因素因何产生?又为何会发展到如此恐怖的地步?这些问题,若仅仅被一句“法律自有判定”所掩盖,恐怕对于悲剧的本身,我们都没有理解透彻吧。
其次是看到这个事件的“观众们”,请允许我用一个这样不恰当的词来形容对这一悲剧发表各式言论笔者。古语《荀子·大略》中写到:“流丸至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那么,对这一事件发表了观点的我们,是否是智者呢?在悲剧发生之后,在真相还不为人知之前,网络上所出现的对铺天盖世般对刘鑫的的批判、人肉、甚至是人身攻击,真的是我们认为智者?我不敢苟同。当然,刘鑫有错,这个无法否认,但有错就可以随意被篡改裁剪说过的话然后再发出来么?如果这样的话,言论的自由度在哪里?我想,面对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理智的大学生,我们都值得思索。
悲剧已经发生,我们沉痛却已无法挽回 。那么,我们就唯有振作,从悲剧之中找寻真相,以此告慰死者。我们唯有冷静,从悲剧之中总结,从悲剧之中学习,才能防止下一个悲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