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与选择权

一、日常拖延症

“我晚上回家要看看这本书,我要学习Python,我要学习英语,我要……”

这是白天上班的时候、下班路上、周末的早上,常常在脑海中告诉自己的豪言壮语,一般情况下都败给了拖延症。

“我先休息一下,然后就去学习”

“先刷个抖音,看个小说,看篇八卦,打个游戏”

一抬头,咦,“该睡觉了,12点了,赶紧去洗澡,今天又晚睡了,明天我一定要早点睡觉”

这个就是我最常碰到的日常拖延症对应的“并发症”。

二、大脑默认模式

为什么日常拖延症轻易的占领了我日常生活中非工作时间的全部。

在于大脑的选择。

大脑选择了一样看起来省力气的方式运转,不用动脑子,起码不用分析这个问题、记忆那个知识点,大脑以默认模式接管整个身体,做着简单、省力、娱乐的事情。

等待着的是大脑其他更有用的分析能力、学习能力等区域的停滞工作,导致我停滞进步、前进。

自控力,就是大脑里一堆小人在打架,战胜默认模式小人的其他小人的战力指数。

一般情况下,默认模式小人的战斗力是很强的,持续时间久,消耗能量还少。

其他小人,一般属于积蓄很久能量,偶尔爆发一下。

比如:主张运动的小人、主张学习的小人、主张少吃的小人等等。

默认模式的小人:主张能躺着不坐着,能静止就不运动,能休息就不干活,能娱乐就不学习,好吃懒做。

三、选择权

“我”既然知道这个情况,我能不能帮助其他小人,打败默认模式呢?

有机会,“我”有选择权,我可以选择帮助其他小人,打败默认模式。

当我到家后,脑海中想起白天的豪言壮语,晚上要学习英语,我选择5分钟后马上学习,看起来是不是打败了默认模式的小人。

这5分钟干什么?刷一下抖音吧。

等一下,好像有哪里不对,然后一抬头,怎么12点了。

看起来“我”有选择权,我可以选择5分钟后就学习,然后被默认模式带跑偏了。

其实是默认模式帮“我”做的选择,先用了一招缓兵之计,接着温水煮青蛙。

默认模式太了解“你”了,知道怎么对付你,选择权是你给他的,他为什么用起来这么顺手,因为他和你都自由惯了,没人去管着你们。

四、Just do it

面对默认模式,但靠自己是无法高效的解决问题。

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和一种技巧。

外部力量:他人的监督。

一种技巧:Just do it,立刻行动起来,不要选择几分钟后再开始。

如果有条件:告诉别人你的目标是什么,然后让他监督你,定好奖励和处罚措施。

这是最好的,因为大家都喜欢当监督员,严于律人,宽以待己,配合技巧一起执行,效果会特别好。

没有条件,想改变,就创造条件,或者甘于平庸。

小结

不要给自己自由和选择权,利用外部力量给自身限制条件,立刻执行,才能少想多做,才能真正给自身带来改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