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硬件设备,为了保证卖出去后能够适应使用时候的场景,会做高低温测试。比如一般的室内家用设备,电饭煲,显示器,摄像机等,会要求做到-5度到50度依然能够长时间正常运转;而一般的室外用设备,比如户外的摄像机,空调外机,就会要求更高,根据具体环境不同,要求的温度范围就会有所不同,比如北方天气寒冷,就会要求低温,南方温度偏高,又会更高一些;更高要求的温度场景则是工业级别使用的设备,一般工业使用中往往环境温度更为复杂,要求会更加高,当然除了温度,其他防水,防尘等就更加要求高了。
几年前,曾经做过服务器级别的单板性能测试,从建立性能模型开始,然后,递增,递减逐步轮训各个因子的测试,得出性能数据,利用程序自动记录结果数据,连续运行24小时,5分钟一次的样本数据,形成最终的测试报告。从本次性能报告数据看,整体单板性能不错,接着开发团队开始继续往里面加一些新的辅助模块如调试,跟踪,报警等,2周之后,全部搞定,我开始进行性能回归测试,跑了一晚上的数据就会发现,和第一次性能数据偏差较大,而且是性能变差,立马开始调测,找来找去,花了大概2天,没找到原因,因为最后我们倒回了第一次测试的软件版本,性能数据显示也是性能变差,没辙了;已过了1天,求助了技术专家老A,老A帮忙检查了各种版本和依赖,各种对比测试,最后在机房找到了原因,这回的机架里面另外两块单板离我们测试的单板很紧,造成温度上升,影响了程序性能。
这听着就像BUG这个词的由来那么荒诞
1947年9月9日,葛丽丝·霍普(Grace Hopper)发现了第一个电脑上的bug,当在Mark II计算机上工作时,整个团队都搞不清楚为什么电脑不能正常运作了。经过大家的深度挖掘,发现原来是一只飞蛾意外飞入了一台电脑内部而引起的故障。这个团队把错误解除了,并在日记本中记录下了这一事件。也因此,人们逐渐开始用“Bug”(原意为“虫子”)来称呼计算机中的隐错。现在在华盛顿的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中还可以看到这个遗稿。
更让人想起了剧集《硅谷》中投资人用红酒把Backspace键压住了之后,导致了所有电脑显示了正在删除数据库的数据引起的恐慌一样。
缺陷总是让人崩溃而有刺激,最后又令人不可思议,如果简单的因子导致了大麻烦,而温度确实是容易让人忽视的因子。
人体和设备一样,也有适宜的温度范围,25℃的环境最适宜生活,在这个温度下,人体没有冷热感,身体内的毛细血管舒张平衡,感觉非常舒适。一般环境超过32℃后,人体开始发热、情绪产生波动,同样温度过低也如是。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温度一旦处于比较冷的情况下,就会陷入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不高的状态。曾经待过深圳,北京,上海,南宁,杭州等地,比如杭州属于湿冷天气,小于5度就会让人觉得异常的冷,在这个温度条件下,如果你不是在室内,而是在西湖边上等出租车,加上7-8年前没有滴滴,杭州的出租车一般在西湖是不会停的,所以,冻得让你不会有脾气。
而人们之间的交互,也是一样,有些人交流起来必定让你感觉信心满满,充满干劲,真诚,让人感觉到语言中的温度满满,令人愉悦而又激情。 有些人呢,交流起来就差了点,无表情,只有木木的眼神,言语之间没有助词,让人觉得是下命令式的体验,我的一个搞UI/UE的朋友管这个叫做没有人味,这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哈哈,一般和这类人打交道,总会让人提不起兴趣,进而没有激情,冷冰冰的交流之下,表现出来的是人内心的冷漠,知识缺乏,修炼等级低。
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和人交流的时候,会让人觉得有些冷冰冰,语言之间总是比较干涩,没有到位的表情,所以从小兵转身为团队leader的过程不免有些坎坷,经过中间的过程,体会,领悟,知识和技能积累,面部表情的调整,与上千号人对话的练习,总算这几年有所改变,和人交流,反馈还是比较有亲和力,算是有了一定“温度”,让人觉得和你交流时,愿意听,喜欢听,听得进去并且开始行动。
嗯,温度,人味,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