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中居.紫语村
夏天成了故事,秋天成了风景;
余热,依然烤人;但是,一到晚上,温度就不像夏日里那样,让人无处躲藏;除了躲在那凉凉的空调间外,总是满身汗淋淋的;立秋后的几场雨,把这夜里的燥热拉了下去,微风略过一丝淡淡的凉爽。
广场里挤满了人,跳舞的、打太极的一班一班的,站满了广场,就连广场两边的法院、检察院的前后,也被占领着;然后,川流不息的走客,沿着广场的周围走道,快的、慢的一圈又一圈的循环的走着,俄尔,一群“爆走族”打着红旗,背着高音喇叭,快速疾驰而过。
疫情,让人们惴惴不安;带好口罩,不聚集;从单位领导到家里领导一遍又一遍的告诫,但,总忍不住茶余饭后到小城的新广场转转。
看着广场里的热闹氛围,总是想起几任前的那位建造新广场的县委书记赵中华,这位因贪污受贿进监狱,外号“赵茅台”的先生,能否能知晓他给小城人民带来的这一笔风景线?!
从广场东南角进口处沿着外环靠公路的边缘走了一圈,又回到了进口处,这是一座三层楼房建筑,约有50米长,灰墙绿瓦,高耸的屋脊,建筑别具一格;上有十个闪闪发光的红色大字“正阳县党群服务中心”格外醒目。
大致的人们心态,多数是不愿意在进口处多待的,人们总是喜欢匆匆的往那热闹的深处凑;到显得这小楼处在广场闹处,庄重独立,幽静祥和。
小楼坐北朝南,四周被景观树和灌木簇拥着,夜幕低垂,在楼檐彩灯的照耀下,金碧辉煌,风景靓丽;抬步走向小楼,见静悄悄的,楼前正东一条小路,沿着小楼似乎可行。没想到,这么热闹的大广场,竟还有如此清静的好去处!
小路的一边,情趣盎然;往日郁郁葱葱的花木此刻也变得五光十色,艳丽夺目;一个人慢慢的行走,欣赏着这美丽的夜晚,心静情怡,自得其乐;
心里想着,走向北面,不由得一愣!陡然间,一幕画面瞬间震撼了我的心扉!
小路北侧,一片整整齐齐的竹林伫立在我的眼前;在花草的世界里,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道笔直的绿,一道昂扬的旋律,一道花草世界里的奇迹,抖擞、挺拔、俊秀的站在那里!
光鲜靓丽的下面,绿的坚定;五彩缤纷的色彩里,绿的纯正;朴素大方、虚心刚正;
我喜欢竹子的品质,是顽强不屈的,不怕寒冷和酷暑,一年四季经过雨雪风霜的洗礼,没有一点点的弯曲,一直是绿油油地、笔直地站着。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首原汁原味的诗。
一阵微风吹来,竿竿翠竹摇曳着修长的身子,竹叶发出了沙沙沙的响声,似乎在低声唱着这夏末的歌曲。一阵急风刮过,竹竿被吹得东摇西摆,耳边听到的是哗哗哗的涛声,气势磅礴。看着这片竹林就像一道绿色的屏障。漫步林下,阵风拂面,呼吸着竹林清新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我已不大清楚,我是什么时候认识并喜爱上竹子的了。但是,我知道,在我的国画习作里不知有多少张竹子的彩绘,也不知有多少张墨竹的画作。我喜欢画墨竹,普普通通,简简单单,便能把竹的风采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宣纸上。这,是一种朴素的美。
“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这副对联,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怀与豁达开朗的性格。
领略着这份安逸,升华着瞬间的思想,轻步漫行,生恐惊扰了竹林仙子,搅扰了这份安逸和沉静。
我本世俗人,应归俗处去;想到这里,我便背着双手,转动着身后右手中的竹箫,向着新广场的西北方太极队的伙伴们踱去。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
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
……
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
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几句莺声飞音,婉转悠扬的从那竹林深处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