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拼音学习遇到绊脚石了。虽然是在预料当中,还是挺令人抓狂的。
j q x 和ü相拼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和复韵母的标调规则,各种儿歌学生背得滚瓜烂熟:
j q x,小淘气,从不和u在一起。它们和ü来相拼,ü上两点要省去;小ü小ü有礼貌,看见j q x就脱帽;
小ü见到j q x,擦干眼泪笑嘻嘻。
有ɑ在,给ɑ戴,ɑ要不在,o、e戴,要是i、u一起来,谁在后面给谁戴。
可实际情况是:看见音节ju qu xu,部分学生第一反应还是把ü念成u,导致 不能准确地拼读音节。第二,进行音节组合练习的时候,学生仍然看不懂,胡乱填写。比如,ju→( )-( ),这样的填空是最煎熬人的,后面的括号里不能正确填写成ü。
今天学习了复韵母ɑi ei ui,紧接着反复熟读标调规则儿歌,然后及时指导并演示给三个复韵母标声调,我想着作业时应该没有问题,照猫画虎呀。事实并不如愿,先是《练习册》上要求书写复韵母,并且标上四声。我在展台上进行了书写示范,然后逐个走到学生座位上检查,越看头越大,有的全部把声调标在复韵母的第一个字母上,有的把声调全部标在复韵母的第二个字母上,还有的前两个复韵母声调标对了,最后一个是错的(怎么都无法理解“要是i u一起来,谁在后面给谁戴。”)。我逐个检查,有问题的立刻让改错。结果,几条漏网之鱼在批阅《练习册》的时候浮出水面。我只好再次面批,指出问题,单独重复。
作业时再次书写三个复韵母,练习标声调,又有学生出错,而且不是一个两个。
记录到这里,我发现自己还是太着急,一个新知识尤其是难点知识,学生接受并掌握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大人认为简单的问题,在孩子那里可能并不轻松。再说了,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上过幼小衔接,有一定的基础),哪能够十个手指头一样齐呢?就像当时我们学习电脑一样,多少有点儿基础,老师一教就懂。知道问题所在,接下来在课堂里反复练习,不断巩固,不断内化,孩子总是能够熟练掌握的。
教育不可以急功近利,需要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