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LOUIS第一次参加家庭聚会,也是我第一次带着娃,以妈妈的身份过年,真切感受到被围观的痛苦。
从LOUIS走进长辈家的大门,所有亲戚就一哄而上,争先恐后地给他红包,这个喊“叫姑奶奶”,那个喊“宝宝说恭喜发财”,这边塞个红包,那边又抢着要抱,对于像LOUIS这样天生谨慎型的宝宝来说,一下还不能适应陌生的环境和许多陌生人的拥抱,于是面露难色,好在他没有哭,而是不安地死死抱住兔娘娘和熊大大的腿,不知如何是好。
我立刻把LOUIS抱起,向他一一介绍了熊大大家的每一个亲戚,虽然LOUIS还不会叫人,但他能感受到自己像成人一样被尊重,于是渐渐安下心来。接着到了吃饭的时候,在家里或者饭店吃饭,我从来要求他独自坐在宝宝椅上用餐,没有玩具、没有动画片,可以认真关注眼前的饭菜,甚至把玩一下饭菜(他的方式是用手去捏,感受不同饭菜的质感和温度),也可以和同桌进餐的人互动(比如对我们喊一下,或者叫爸爸妈妈,或者听大人说话),但是在亲戚家里,有时候是没有条件坐宝宝椅的,这时候就会出现N个老人抢着要抱他,要喂他的局面,然而,由于家里建立的吃饭仪式感是轻松、安静的进食环境,当他被一位长辈抱着,由另一位长辈喂饭,周围还围着一圈逗他玩,给他表演节目的长辈和小兄弟姐妹的时候,LOUIS的专注力瞬间被破坏。
这两天的晚饭由于在长辈家聚餐,导致他都无法专心吃完饭,而且由于过多过频繁的刺激(到饭局后期,LOUIS被长辈们轮流抱着哄着逗笑着,笑的他满脸通红),小盆友很快就感到疲倦开始“闹觉”,于是我只好尽快带他回家。
《正见》,是一位备受尊敬的藏传佛教上师写的关于佛教证悟和佛法的书。这本书来自我参加的一个图书漂流活动,由陌生人处漂流给我,这种随机性和缘分,正符合佛教中“诸行无常”的真理。而在大年初一,利用LOUIS睡觉的时间,晒着暖洋洋的太阳,安安静静地读完这本书,也是一种与佛法的缘分。这本书中关于悉达多是如何感悟到真理的,以及对于“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的诠释,很多时候,让我想到,这不正是处于懵懂状态的孩子么?
所谓诸行无常,就是指一切和合事务皆无常,也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一切事物都会改变。一切都遵循着无常的法则。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照顾孩子的时候,总会被孩子的“不按常理出牌”而搞得手足无措,因为,孩子正是顺应着这“无常”的法则而自由地生长啊。当然,你也可以说,任何孩子都可以被教育和被引导,让他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而在我看来,这正是孩子的神性被磨灭的时刻——就像LOUIS被围观而被破坏的专注力一般。生活在基地组织或者战乱国家的孩子,当然也有懵懂的神性时期,但是当他们有力量背起枪支,扣动扳机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一名圣战者,或者说,一名恐怖分子。而在安全而富裕的国家里长成的孩子呢,他从懵懂中蜕变,也必定懂得如何追名逐利,过上同样富足的生活。无论是圣战分子还是富裕高雅的贵族,当他们成为这个世界的一份子,也就忘记了自己神性的存在,变成了和我们一样的凡人而已。
当我们能够理解世上的一切绝对不会一成不变地存在的时候,也就会对孩子的厌奶、terrible 2、叛逆期等等行为变得淡然而豁达,你知道孩子在冥冥之中,还是会遵循着“无常”的法则,无论你是否干涉,某个阶段都会自然度过,反之,有时做父母的过于焦虑,甚至想防范于未然,反而会导致糟糕的结果。
关于每个孩子在出生之时就具有神性,因为他们此刻并没有任何我们人类的概念,甚至刚出生的婴儿眼中的世界只有黑白,而且也分不出什么立体和平面,不知道什么是消失什么是存在。对我们来说,被布遮住的球,依旧是球,因为球对于我们来说,是恒存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球已经不存在了,事实上,当布遮住球的时候,他已经忘记了“球”这个东西,对他来说,“球”也不曾存在过。这种状态,我觉得更符合书中定义的“空性”和一切都不是“恒存的”这个概念(一切皆空)。而“空性”已经超出了我们有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构架,无法用言语来表述,在“空性”之中,也没有什么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所以有密勒日巴可以进入耗牛角的典故。
以我们现有的价值观、世界观和知识理智,我们自有一套对美与丑、善与恶、大与小、增与减的判定标准,但是,具有神性的孩子却没有,在他们眼中,地上的一粒石子对他的吸引力和一颗钻石也许并无分别,电源和火源也不代表就是危险的象征,他也没有大与小的概念,更不会明白妈妈说“等5分钟我就过来”这个时间是多久。他们处于懵懂的世界,也就是没有善恶对错的神的世界。而正是我们孜孜不倦地教导,让他们有了“小姑娘要干干净净,穿上裙子才美丽”,或者“金子比石子更值钱”的道理,当有一天,他们与我们拥有了相同的世界观,神性也就被彻底磨灭,于是,他们也就成了我们——追求享乐、喜爱攀比、为名利束缚而万般痛苦的凡人。
小时候读《玛丽波平次阿姨》的故事,对其中一段话印象深刻: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其实是听得懂一切动物的语言的,甚至可以和它们对话,这就是为什么躺在摇篮里的孩子有时候会自言自语,但当我们渐渐长大,专心学习人类的语言和行为习惯的时候,就忘却了这项天生技能。
所以,每个人都是神的孩子,我们在幼小懵懂的时候,都是拥有神性的,但是长大之后,神性被磨灭,被世俗传统和现有的知识体系所取代,于是我们成为了平凡的人类,受尽人类情绪的苦。
结语:
要写《见证》这本书的读后感实在太难了,就和佛教的理论重点在于“感悟”一样,读这本书的时候感慨万千,但转为文字系统地写下的只有关于孩子的这些,而这些内容,恰恰是书中丝毫没有提及的,也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只是兔娘娘至今依能清晰记得大约2岁左右的一天,在保姆奶奶家的厕所里,看到窗外阳光照入室内,光线之中有一根蜘蛛丝般的细丝,对着那根细丝,我完全没有任何概念(如果是现在立刻会想是不是灰尘和光线组成的,或者是蜘蛛丝什么的),只是定定地观望了许久,那一刻的心中是全空的状态,那种宁静是不可言喻、前所未有的,那一刻带给我的冲击和深刻的印象,一直持续到今天。也许,那是我还保持着神性的时刻。
(兔娘娘:前媒体工作者,目前任职”全职妈妈“。我会继续关注和报道全职妈妈的生活琐事和社会待遇,希望“全职妈妈”能够受到更多的尊敬和爱戴,被社会给予更大的鼓励和接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