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看秋叶的《写作7堂课》,在书的一开始,秋叶就介绍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写作方法,这个写作方法不仅仅可以运用在写作上,还可以用在职场上,学习上。
这个方法就是框架式写作,先搭好框架,才能又快又好。
那么什么是框架式写作?框架式写作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该怎样构建框架?
一,什么是框架式写作
说到框架式写作,我们一般都会联想到写作大纲,没错,框架式写作和写作大纲有一定的关系,但前者的运用范围和深度远远不是后者能够比拟的。
框架式思维可以用在很多方面,我们可以用它来学习一个全新的领域,可以对工作进行汇总复盘,可以用来梳理我们的人生目标等等。
这里我们只谈谈框架式写作是什么意思。我们很多人写不出来文章,最大的问题不是不想写,而是拿起笔不知道写什么好;很多人很想写作,但不满足于写出来一两篇文章,而是希望每天都写出文章,甚至有一天可以出一本自己写的书。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卡在灵感上,因为大脑神经学告诉我们,人一天会冒出500个念头,所以我们并不缺灵感,关键是如何抓住这些灵感,将它们及时保存下来,不至于流失。
有的人就会说了,灵感出现时赶紧拿起手机,使用语音转换文字的功能,赶紧记录下来就不会忘了。可是这样做的人可能会发现,即使记录了很多灵感,还是很难将它们组织成一篇优秀的文章。
这是因为我们的灵感太零碎,没有结构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当然没办法将它们变成文章了。而框架式写作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
什么是“框架式写作”,就是针对自己擅长的领域,列出所有可以讨论的话题,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建立话题库,最终可以看作一本图书的原型大纲。
当你有一个框架,你的大脑就不会把灵感放掉,而且一旦你发现有什么东西需要写,就可以先把它归纳到框架里的某一个节点,或者给这个节点增加下级节点。这样不断丰富下去,你的话题就越来越多,再也不愁没东西可写了。
那么框架式写作具体解决了哪些问题呢?
二,框架式写作解决了哪些问题?
框架式写作主要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解决了无话可写的问题,二是解决了素材流失的问题。
当我们日更一段时间后,一般都会有一种已经把自己掏空的感觉,每天打开简书想要写文章时,脑子里却一片空白,呆呆地坐在那里,看着时间流逝,坐立不安。
那么如果运用框架式写作,会是怎么样呢?
秋叶有个合伙人邻三月,她有一个公众号更文频率低得令人发指,秋叶在训练营开营前,希望邻三月能够给学员们做个日更的榜样。邻三月不知道写什么好,于是秋叶就给她画了一个简单的写作主题框架。
这个框架也非常适合我们这些想要日更的人,它是这样的。
当你有了这样一个写作主题的框架时,你就不会放过生活中任何可以放进这个框架里的灵感,一步步地丰富框架,到了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现,积累的素材随便整理一下就是一篇好文章了。
素材问题也是一样的。光有灵感和观点还不够,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少不了精彩的素材,但是临时抱佛脚地去搜寻素材,不一定能找到最合适这个观点的。这就需要我们时刻留心,一旦在生活中看到所有和你的主题相关的文章,故事,观点和素材,都可以一一纳入你的框架之中。
但是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我们不需要等到这个框架十分完善之时,才开始动手写文章,在这个框架里哪一部分有了灵感,你都可以先写一篇文章,作为素材积累下来。
在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仍然持有一个疑问,尽管秋叶把框架式写作的好处讲了很多,但他并没有明确地给我们列出一些如何构建框架的办法,所以我们该怎么下手构建写作框架呢?
三,我们怎样才能构建写作框架?
写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框架,写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框架,我们日更的人,一般都希望能拥有持续写作的能力,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我们日更写作的目的也是五花八门的,有的人是想要打造个人品牌,有的人想要快速提升流量,也有人想赚稿费等等。
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调性,不同类型的文章有不同的套路,这些都可以运用框架式思维来解决,可是这些框架该怎么获得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
(1)花钱报写作班,从别人那里直接获取各种框架。
比如我,前前后后就报了不少写作班,有职场写作的,故事写作,新媒体写作,长篇小说写作等等。听了很多技巧,但是仍然写不好任何一种类型的文章,原本以为自己的钱都打了水漂,现在看看,还是积累了一些写作框架,只是没有系统整理出来而已。
一篇新媒体文章如何取标题,如何写好开头结尾,如何搜集素材,如果在案例和分析之间完美过渡,如何提炼金句,这所有的问题,只要你报几个写作班就知道答案了。
但是为什么我还是没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新媒体文章呢,一个自然是因为没有动笔写,第二个是因为学到的东西太过零散,没有用框架将它们统一起来,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所以我才会每次都只能看着那些优秀学员一篇接一篇地上稿,稿费哗啦啦地流进他们的荷包。
(2)多总结属于自己的写作框架
为什么要总结属于自己的框架,而不是做一个拿来主义者,这就是我报了那么多写作班却毫无收获得到的经验教训了。
老师讲的东西始终还是属于他们的,他们也是自己一遍遍琢磨摸索出来的经验,学员们只是学习一下,感觉好像很容易,但真正运用起来却不是忘了这里就是忘了那里。
只有将别人教给你的所有技巧用自己习惯的方式重新再梳理总结一遍,我们的记忆才会足够深刻,才能在一遍又一遍地丰富框架,使用框架,再丰富框架的过程中,将它们彻底吸收,变成深植于我们脑海中的东西。
这样得来的写作技巧才不会上完课没多久,就全部还给老师了。
然而也许有人还是会疑惑,要这样做的话,我们岂不是要学习很多很多的框架,每进入一个平台,每学习一个新的领域,就要重新学习一个框架,这是不是太累了,我们真的可以做得到吗?
说到这个,就要提到秋叶在书中说到的框架迁移了。
(3)框架迁移。
当我们学习的优质框架越来越多时,就会发现学习新的东西后可以把很多框架融会贯通,写微信文章的框架也许可以用在头条上,这就让我们的学习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轻松。
比如如何给文章取一个吸睛的标题,网络上可以搜到很多教我们给微信文章取标题的文章,我们可以将这些知识点整合起来,然后运用到其他平台上,比如微博头条,今日头条,只不过每个平台会有微小差异。
比如今日头条对一些哗众取宠,夸大事实的标题就非常限制,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平台的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但这总比我们重新学习如何在今日头条取标题容易得多吧?
也就是说,通过大量的学习,可以为自己快速建立一个知识框架,这个知识框架可以轻易复制到其他同类领域,实现知识框架的迁移。一旦建立起知识框架迁移意识,学习另一个领域知识的速度,就会成百倍地提高。
当然这个方法必然是建立在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优秀知识框架的基础之上的,否则就只能是空想而已。
写了这么多,不知道你们对秋叶的框架式写作了解清楚了没有,读了他的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他在公众号中说,现在的人想要通过写作变现越来越难了,靠写作变现,是把写作的价值看小了,反而会因小失大。
写作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提升自我表达能力,让我们的职业习惯远远好于身边的人。更重要的是,写作会为我们的人生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和成长的机会。
这才是写作最珍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