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业
1.设计感:“设置一种计谋,让事情得以推进”。
2.共情:站在别人角度思考,甚至思考得比别人更深入。
3.整合:行业不断跨界,领域不断变化,持续整合。
4.好玩:“让你觉得好玩的能力”。
5.意义感:自我领导和领导他人的能力。
6.讲故事:传播能力。
小结:
设计感和讲故事——产生影响力;
共情能力、整合能力和好玩——提高竞争力;
意义感——自我驱动和领导他人;
不要害怕新事物,不用和机器比较,而是要能够跟机器协作。
1.媒体人下意识地往外传播信息:销售,公关,市场,新媒体,讲师。
(精进:提高的是自己生产、整合信息的能力。)
2. 产品人下意识地去寻求更深更多的信息:程序员、产品经理、研发制造、手艺人
(精进:提高的是自己影响、传播信息的能力。)
3.运营人下意识地去链接这两者:大部分的行政、互联网运营、各级管理者、投资人
(精进:思考的是如何更快地判断信息,并且分发给适合的人)
4.你越明确自己是哪种人,处于哪条赛道,我们就越能够不做无谓的比较,而聚焦一下自己的方向。
如果你就是一个产品人,你就不用羡慕那些人那么会经营,那么会传播,那么会表达;
如果你就是一个媒体人,你可能也不用羡慕产品,人可以一坐下来待那么久,做那么深的东西。
如果你就是一个运营人,你也不用非纠结自己的专业是什么,特长是什么。
根据自己的特长提高以上的能力。
2.职业态
1.自由职业:本质不是自由,而是职业能力。
2.人与职业三阶段: 雇佣-不得不为你干;交易-选择为你干;共创-我们一起干。
3.自由职业态:自己的能力达到了能与企业自由交易的程度的状态。
4.自由职业人技能:把能力包装成产品;进行营销和商务合作;自我管理、自我升级,也具备基本的财务、法务能力。
5.自由职业技能修炼:
1). 运营能力:自我管理、自律、开始理财、学会基本的法律常识等。
2). 产品能力:从交付结果开始。每天做了很多事情,说清楚自己具体做了什么结果——你做了多少事情,省了多少成本?到底满足了谁的什么需求?
3). 媒体能力:先在公司内部做个小分享和转述——比如这个专栏的内容、其次可以尝试写公众号、简书。
6.案例分析:
1) 一个法语翻译的职业三阶段。雇佣、自由交易、共创。
Claire清晰地展现了自由职业者的三个阶段——一开始起步阶段,积累声誉和客户群,建立互信关系;中期稳步提高价格,通过观察和谈判,逐渐筛选客户;到了第三阶段开始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反过来挑选客户。
2)一个墙画师的职业发展建议。
一个人的营收收入三个方向: 单价 X 人数 X 重复购买
1. 提高产品能力,提高水平、质量,或者增加附加值,能提高单价。
2. 提高媒体能力,能够让更多人知道你,传播口碑能提升重复购买。
3. 提高运营能力,能够提升自己的效率(降低时间成本)或者让更多的人和你一起干。
1.组合式工作: 有薪工作、学习工作、家庭工作和义务工作4个部分。
2.每年6个月上班,3个月学习,2个月和家人在一起,1个月的从事义务工作 。
1.投入、精进、敬畏、天人合一。
2.工作就是一个人积聚所有最好的精力和技艺,全情投入到一件事情,并相信其有意义的状态。
3.职业发展模型
1.职业是一种通过持续地满足对方需求来自我实现的过程,因为是一个持续的等价交换,所以交换双方最好的状态,就是匹配。
2.一个人对于外部的要求越高,自己的能力就越差。
匹配的策略。
资源策略:从已有的能力资源出发,先做好手边的事情,能做什么做什么,能做好什么做好什么。 优点:效率高,马上开始,立刻有收益,压力很小。 缺点:你做的事情可能,收到的回馈不一定你都想要的。
资源策略非常适合那些门槛不高,但实践经验大于知识学习的岗位。
比如销售、市场、传媒、产品经理、行政、人力,这些领域门槛不高,但想做好必须有丰富的实操经验。这样的职位边练边学非常重要,一定要尽早开始做,练中学。
愿景策略: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倒推满足条件——要达到这个目标,我该有什么能力和资源?然后主动地去补。 优点:你终究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缺点:这可能需要很久,因为能力和资源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愿景策略适合那些需要大量完整的专业知识积累才能开始的岗位。
比如说医生、律师、科研,这些领域要做好需要数年的完整训练,一定要尽早选定,尽早开始,先学好再练。而且一旦选定,转换成本很高。
长期跟随让你进步不多,你到底是上了10年班,还只是把第一年的班上了10年?
1. 生存期核心诉求:收入;在生存期,目标就是尽快经济独立。一般人的生存期大概3-5年。
发展期核心诉求:外在成功感和能力资源提升;是越过收入看增速,越过赚钱赚本钱。 面试的时候,有人会问:“公司未来几年准备做什么?对我们这个团队的要求是什么?我有机会学到……吗?”关注点在在迅速提升能力和发展上。这个阶段收入只是你的现金流问题,更重要的其实是你的职业资产在增值。
事业期核心诉求:内在成功感和意义感。越过外界评价,回归自我内心。职业变成自我实现的手段。
2.有一些家庭内部完成了生存期、发展期和事业期的分流,一代父辈完成生存任务,孩子中一些人发展,一些人尝试自我实现。
4.迁移技能
1.能力分成三个部分:知识、技能、才干
2.知识: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概念、做事情的流程,通过学习记忆而来。比如说我做这个栏目看的书、遵循的流程就是知识;
技能:指我们能熟练操作和完成的一系列动作,通过训练而来。比如说写作、解决问题、 英语、信息搜集、时间管理;
才干:通过大量练习,内化到无意识使用的一些技能、品质和特质,是先天天赋和后天大量练习的混合,通过大量训练,从技能内化而成。比如说:乐观、幽默感、直觉
3.资深投资人能力三核: 各行业的知识、熟悉投资流程、了解各种商业模式技能;快速学习、数据调查、结构思考、情商、谈判能力才干;关键时刻的决断力、一流的洞察力、个人魅力
4.牛人们虽然总在各个领域之间迁移,但他们只是重新学习了知识,技能和才干都是同一套
1.能力萃取: 就是从你过去的成功事件中,提取出来能力精华,然后放到另外一个领域去的能力。
2.能力萃取流程:讲一件你的确做得很不错的事;萃取出一个不明觉厉的名词——xx能力,让大家理解这是什么能力;告诉或者暗示大家,它对于你的新领域有什么用。
3.常见能力:反应力、亲和力、乐观力、目标发现力、持续学习力、语境理解力、专业建构力、人脉开拓力、委任力、商谈力、传授力、协调力。
1.如果两个技能输入一致,输出一致,就很容易正迁移
如果两个技能输入一致,但是输出不同甚至相反,就会形成负迁移
5.断舍离
1.清零能力。每隔2年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现在有哪些能力?它们处理市场是什么价位?还有哪些潜力可以开发?)
2.清零简历。每年更新简历,保持一页。如2年内没什么变化,就要注意了。
3.清零知识。把旧书清理,必看和要看的书留在书架上。
4.清零领域。不断学习,跨界学习。
1.断:减少添置 舍:丢掉不合适东西 离:不执著于物欲
2.断舍离过程:减少、分类、收纳。
1.扩大心量:把家的范围扩大到3公里,或“半天就能买到”的时间,一切东西就有了。
2.对于礼物:拍照留念,然后送走。
3.旅游纪念品:那段经历让你有力量,留着,反之,丢掉。
6.梦想会妨碍你成功
根据这个模型,我写了3个计划:1.阅读计划 2.WISH经营 3.健身计划
7.碎片化时代
1.时间流:农业时代:天人合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工业时代:在同一时间同一个地点重复做同一件事;互联网时代:永远在线,随时干扰;信息变多,阅读变浅。
2.大部分人之所以效率不高,因为他们采取工业化时代的方式在管理互联网时代的时间。
3.每个人都需要进化出三种能力:碎片整理能力、多线程处理、内存清空能力。
4.整合:找到碎片化信息直接的联系,形成系统框架,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你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发散思维,最后通过脑图、结构化思考整合成方案。
5.信息决策案例:“附近都有啥?感觉怎么样?那去哪家吃?”,“就是它!走!”。做决定其实是个内在的U型结构:信息-感受-思考-决定 。
1.4种碎片化时代的时间管理方式:
加:提前列出“碎片时间清单”,增加碎片化价值
减:把同样场景的碎片化任务放在一起处理,减少切换成本
乘:叠加不同类型工作,形成叠加效应
除:主动把大任务拆分成碎片化任务
2.任何事都分两个阶段:思考和执行。碎片化思考、大块时间执行,这是碎片化时代的工作方式。
案例:早晨起床的时候花5分钟想想这个事儿,中午吃饭的时候和同事们聊聊这个策划案,下午上班的时候花5分钟把自己的思路在白纸上整理下,这就是利用碎片时间思考。然后再打开Word把策划案的第一稿写下来。计算一下,其实我们只用了3个5分钟把它想清楚,然后25分钟就搞定,这就是碎片化思考,大块时间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