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0-3岁、3-6岁、6-12岁、12-18岁。在每个阶段孩子的心理需求是不同的,我们应该给与孩子必要的心理养分,但是因为无知,有一些阶段的某些做法并不恰当,有一些孩子的心理需求被我忽略了。
0-3岁是安全感建立期(0-1.5岁)和探索期(1.5岁-3岁),安全感建立期孩子需要妈妈在身边陪伴,但是我在4个月的产假结束后就开始上班了,只有傍晚回家才能陪孩子一会儿,那时帮忙带孩子的奶奶可能填补了一些妈妈的角色吧。缺乏安全感的小孩会哭闹、粘人、攻击别人、没有自信心。我家桃子小时候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哭闹。
探索期非常重要,人类的大部分能力都与探索期有关,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等等。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要阻碍孩子的探索。你能想象到只是因为家长在这一时期对孩子探索的阻碍,导致孩子与诺奖无缘吗?如果家长了解探索期的重要性,就不会告诉孩子这不能做那不能做了。我家桃子爷爷做事情很认真,但是那个时间也给孩子的行为画了很多圈,现在看来是不恰当的。不懂得教的家长就不要教,让孩子大胆的探索,自由的发展。还有对孩子的帮助分寸的拿捏也很关键,替代式父母、漠视式父母、推卸式父母都是不可取的。当孩子摔倒的时候怎么办?伸出一只手,让孩子牵着你的手自己站起来。起不起来的决定权在孩子手里。孩子的教育是一份细致活,要用温暖的关怀和细致的爱去慢慢体会。
3-6岁自我认同期,是孩子自信心建立的关键时期,她会模仿各种角色,家长要给予孩子最大的肯定,帮助他建立自信心。4—6岁是竞争期,这个时期的小孩特别想赢。那么家长要多创造一些孩子赢的机会。如果家中有多个小孩,也不要拿孩子互相比较,拿孩子互相比较的父母往往给孩子长大成人后不和、闹矛盾埋下隐患。无证上岗的父母还是蛮恐怖的。
6-12岁关心期,这个时期要帮助孩子交朋友和陪伴孩子一起玩耍,邀请好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多与孩子谈心,及时了解孩子的状态,是不是在学校被孤立了?如果真有这种事情发生,要及时的引导,接纳孩子、同理孩子、想办法解决孩子的问题。记得桃子有一次回家告诉我在班里被要求与同学换座位的事情,原来在倒是第三排,后被要求换到最后一排。我问她换座位后会不会看不到黑板影响学习?她说不会。我鼓励她说:“你做的很好,既不耽误学习,也帮到同学。”后来她就欣然接受了这件事情。
12-18岁亲密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开始化妆、打扮、追星。这个时期需要掌握两点,一、引导孩子交往什么样的朋友,给孩子讲述性知识、性防御、性伤害,什么是初恋,爱情与性的关系,不能发生性行为等。二、与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倾听孩子讲述学校的事情,不做评判,防止反应过激而导致交流的通道被关闭。桃子的这个时候还没有来到,但我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能否在恰当的时期给她恰当的养分。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然的种子,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只需要简单的生存条件和足够的爱和心理养分,就足够成长为他天性的样子,不需要太多的思维,也不需要太多的规则,每一个孩子都被宇宙赋予神圣的使命和生命的蓝图,他们会经历他们应该经历的一切,我们只需要追寻养育孩子的发展规律,陪伴、关怀!
2019年3月19日星期二学习之后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