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俗务缠身,但新书到了之后,照例要先读一番,以确定以后是否还要继续阅读或直接扔到垃圾桶。“开卷有益”这句成语在帕特南的《我们的孩子》这本书里得到很好的体现。吃完饭,坐在椅子上,一直读,觉得放不下了。但是,我知道,我不能一下子读完,就像一部精彩的电视剧,一股脑地把开头和结尾呈献给观看者并不是明智的做法。翻阅个大概,我要写点东西,然后把整本书的品味留到以后的岁月中完成。
作者罗伯特•帕特南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教授,有资料介绍他是政治科学家(political scientist),这个名号有些让人费解,因为在中国好像没有对等的职称或封号。但从他已经出版的《如何使民主运转起来》和《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两部作品分析,他应该是一位政治社会学者。他的《如何使民主运转起来》运用了社会资本、治理和善治等政治分析框架,使用个案研究法探讨了意大利的公民生活、民主机制、社会善治等社会问题。而他的《独自打保龄球: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则使用隐喻(Bowling alone)的形式,探讨了美国的公民社会如何走向衰落的原因和性质。他认为,“独自打保龄”的现象意味着美国的社会资本正在流逝,原因是复杂的、多样的、难以确定的,但结果是明显的,本质却意味着公民社会参与的衰落。
从公民社会参与的衰落,作者很自然地过渡到美国社会生活的另一个重要话题:“美国梦”。他在2015年3月出版的《Our Kids: 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看起来就有些沉重了。作者以家乡克林顿港的两个人J和R生活经历作为研究内容,写了克林顿镇50年的变迁,更重要的是通过J和R的境遇,以点带面,生动描绘了美国梦的崩盘塌陷情况。这本书最早被台湾翻译成中文,起名为《阶级世代:穷小孩与富小孩的机会不平等》,不知什么动机,变成了这样一个奇奇怪怪的名字。
今天拿到的这本《Our Kids: 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想回答的是一个中国人的问题: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书里写了美国社会的贫富分化也在加剧,阶级固化也很严重,下一代人的生活机遇受到家庭背景的严重影响,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缺失了获得向上发展的机会。美国人引以为豪的“美国梦”——意味着凭借个人努力就可以获得良好教育、好的工作机会、买房子、取得成功;凭借能力和努力就可以在美国这个充满机会的国家实现梦想——在过去的25年里却变得越来越不真实,或者说没有以前那么真实了。令人不安的“机会鸿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不断出现,机会均等的神话正在被家庭背景的差异粉碎。正如《纽约时报书评》对本书的评论那样,“读罢此书,没人还能相信美国还有机会平等这回事。”家庭背景对孩子的影响,是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比如书中探讨了穷孩子和富家子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全方位差距,明显的表现是中上阶级的父母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给予引导、提供资源,而寒门子弟,不仅是经济上“穷”,还更有可能生活在残缺不全的破碎家庭,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双全的关爱或在隔代教养的环境中长大。帕特南把贫富阶级之间的这种差异称为“剪刀差”,它鲜明地体现在家庭结构、教养方式、学校教育、社区环境等方面。
帕特南在他的书里呈现了对107位年轻人的追踪访谈,描绘了美国社会过去大半个世纪以来的变迁图景,也对美国社会日益扩大的不平等鸿沟有了突破性解释,这种起点和过程的不平等正导向一种“美国梦的衰落”。
书的最后一部分,罗伯特•帕特南专门列举了“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内容。作者说“有些人从数据中认识世界,但大多数人通过故事来了解生活”;作者在书中用大量的篇幅讲述富家子和穷孩子的人生故事,但也让严谨的数据来说话;但是,虽然量化的数据可以告诉我们美国儿童现在的生活状况(what),以及我们为什么应当关心孩子的事(why),但阅读这些冰冰的数据却始终如同雾里看花,让我们难以体会生活的真相,数据无法为我们展示日常生活的种种模样(hows)。他和他的团队用了数百个小时,访谈了107名刚刚成年的年轻人,有的也访谈了家长。他们尽可能使用“四重奏”的调查模式(我对于这个翻译相当不满意,但又找不出更合适的译法,原词quartet,是否可以翻译成“四人组”?),即一对工人阶级的母女搭配一对中上阶级的母女,或者一对工人阶级的父子搭配一对中上阶级的父子。作者还详细介绍了调查过程和使用的质性研究方法(访谈对象、访谈时间、访谈方法、访谈内容以及叙事探究、跨个案研究、民族志等),作者说他们不是在寻找证据(proof),而是在寻找例证(illustrations),用民族志的目的不是描绘一幅当代美国的浮世绘,也不是要证明故事的真实性,而是要探究家庭结构、父母的教育方式、学校、社区如何影响了孩子。作者在陈述研究发现时谈到,“在今日之美国,中上阶级的孩子,无论他们来自什么种族,是何性别,生活在那个地区,言行举止都惊人地相似;反过来,工人阶级的孩子看起来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书中讲述了许多穷孩子令人悲伤的故事,但绝没有在样本上动手脚以扩大穷孩子的困境,有时甚至实际上低估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孩子的悲剧人生,他们是美国社会中最孤苦伶仃的孩子。因为时间关系,对于定量研究部分暂未阅读。容读完再续。
这样的一本书,也许会被《环球时报》当作一个锤子。但我读此书,纯粹出于偶然机会和个人爱好,与国家或制度优劣比较无关,也与派别之争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