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4 零壹圈
《歌德谈话录》是一本记载歌德晚年有关文艺、美学、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宗教以及一般文化的言论和活动的书籍,该书由歌德的助理爱克曼整理编辑而成,被认为是研究歌德的重要一手资料。
歌德在德国乃至世界都有极高地位,他的代表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哲理诗《浮士德》至今都是世界文学中的经典,被无数人反复研读。
歌德的成就大都在晚期,而这本书素材的形成期正是《浮士德》创作期间,因而通过此书既可了解《浮士德》的创作背景,也可进一步了解作者晚期成熟的思想和实践经验。
读罢《歌德谈话录》总体感觉,这是一本信息量极大的烧脑书。书中歌德与助理爱克曼的讨论话题涉及面广,范围大、内容深。
歌德往往会根据一位作者,谈及作者一生的所有重要作品,然后如数家珍对其中某一人物、桥段做出深刻评价,抑或是由此拓展到某一文学流派,足以见得歌德本人深厚的底蕴。
因此,对普通读者而言要客观并正确理解此书就显得有些困难。个人对此书也仅是泛读一二,浅尝辄止,在阅读过程存有不少疑问,在此与各位简单分享。
在佩服歌德的同时,个人对其提出的部分理论表示质疑。诸如:“天才论”、“精神决定命运说”以及艺术家不应受制于政党说。
天才论
歌德说“精灵是知解力和理性都无法解释的。我的本性中并没有精灵,但是要受制于精灵……
拿破仑完全是具有高度精灵的人物。他有无限的活力,活动从不止息,他的公国对他实在太小了,最伟大的东西在他眼里也太渺小。古希腊人曾把这种精灵看做半神。”
精神决定命运说
“一个人精神的阴雨和爽朗就形成了他的命运!我们总是每天都需要护神牵着走,每件事都要他催促和指导。只要这位精灵离开我们,我们就不知所措,只有在黑暗中红摸索了。”
“……拿破仑特别是在年少时代经历长在上升的时期,才不断地处在那样爽朗的心情中,所以我们看到当时仿佛有神在保佑他,他一直在走好运。晚年的情况却正相反,爽朗精神仿佛已经抛弃了他骂他的好运气和他的护星也就离开了他。”
歌德认为精灵与天才有关,精灵常在一些重要人物身上起作用,特别是身居高位的人,例如弗里德里希大帝和彼得大帝他们也是身带精灵的人。
这样的说辞,不免让人觉得空灵,很难想象它们竟出自歌德之口。足以见得,理性的歌德某些时候也有不那么科学的一面。
如果说前理论的提出是形而上的空想,那么最后一点则与歌德的本身有很大关系,甚至可以说这是最让歌德打脸的一条理论。
歌德出生在市长家庭,他的一生仕途顺利,曾得到大公支持参与改革。
直至后期大环境变化,工业革命兴起,工人运动,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出现,仕途略微受损,但这官员们共同面临的困境,也并不针对歌德个人,所以歌德倒也不必愁苦。
一生仕途顺利,直至晚年都在关注政治的歌德后来却提出这样一条理论:
“一个诗人如果想要搞政治活动,他就不许加入一个政党;一旦加入政党,他就失其为诗人了,就必须同他的自由精神和公正简介告别,把偏狭和盲目仇恨这顶帽子拉下来蒙住耳朵了。”
由此可见,歌德一直是处于理论与实践、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一方面他向往不被政治干扰的纯粹艺术,另一方面他又依附于体制。但他依然将这一切矛盾平衡下来。
像他这样矛盾的知识分子,中国其实也有不少。躬耕南下的陶渊明、望月对酒的李白。他们将梦想寄托于艺术,让身体和心灵在现实中得以平衡。
人本就是个矛盾集中体,现实中一些人的不快乐大概也正于此相关。不久前,与书会朋友谈及一本书,书中提到幸福一词。
作者预言幸福将成为未来人们追求的重点,于是大家纷纷讨论人的不幸福感来自何处。其中一位书友提出,对自我与他人的不同标准可能产生不幸福感。
举例如下:世上有部分人是对别人极其宽容,对自己过分苛刻的。在这部分人眼中看到的往往是别人的优点自己的缺点,当一个人拿自己的短板去比较别人的长处相比较时,自然会有巨大差距,而这差距感就是不幸福的开始。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学会以对待别人的宽容眼光来看待自己,不过分苛责自身。这样才可能获得一丝的幸福感。
没有人不是矛盾体,关键在于面对矛盾时我们如何加以平衡,让中间这个叫麻烦的东西不轻易倒向任何一方,致使自身的不愉快。
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与人比较,而是为有一个与牛人交流的机会,从他们的经验中得到些许启发。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