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听说有一门课叫做,不确定环境下的领导力,相关的材料我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
但是这个课题还是很重要的。
细想,在学校时的考试都是简单的,因为它至少告诉你了已知是什么,问题是什么,而且稍微一分析,你就能知道这道题考的是哪个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刚好又是老师讲过的。
离开学校以后,我们面对的不仅没有明确的学习大纲,没有已知条件,甚至连问题是什么都需要自己去找。
学校里的试题总是会提到理想状态,假定摩擦力是零,忽略空气阻力,认为地球真是一个球儿……可是现实当中的情况要复杂得多。
02
考试卷子上面的已知条件如果给的不够,我们会说题出错了。
可实际当中,如果已知条件不够,我们该怎么办?
极端情况,比如战争。敌人正在疯狂的冲锋,耳边炮火轰鸣,你掌握的信息可能少之又少,但你仍然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是迎敌,还是战略转移?无数人的生命都仰仗着这一瞬间的决断。
稍小一点儿的,比如商场如战场。就在上个月,我们还在为市场寒冬而节衣缩食、减员增效,然而突然之间市场回暖,订单激增,应对的口号叫垂直提升产能,可是具体怎么办?
再小点的,比如个人职业发展。是坚持初心,守得云开见月明,还是主动跳槽放弃存量,争取增量?
然后你就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是蹲在井里的青蛙,虽然有的青蛙蹲的高一些,有的青蛙蹲得低一些,但我们仍然无法看到所有。
03
完美的已知条件,加上完美的理论,自然能够得出完美的答案,只是世事无完美。
这背后又是安全感在作祟----追求完全的稳定,追求绝对的正确。
罗胖说,机器人无法自己进步,是因为他不懂冒风险、不会犯错误,而人类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冒险和错误当中,不断的进化成长的。
所以,时机转瞬即逝,我们总不能等什么都搞清楚了再决策。
我目前只能想到这些,至于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该怎样决策,等我有新的收获了,再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