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觉不幸运,只因未读史铁生。”
在书中,史铁生以痛苦为沃土,以笔墨为利器,在苦难的废墟上,浇灌出最瑰丽的花。
其中最让人动容的,是他在面对苦难时的3种状态:
从在抱怨里痛恨,到在绝望时苦熬,最后终于在“自度”与“度人”中完成超越。
第一层境界恨
痛恨苦难
多年以后,他《病隙碎笔》中回望这段噩梦般的岁月:“您不能再以脚掌而是要以屁股,要不就以全身,与它(地面)摩擦。第一是坐着,第二是躺着,第三是死。一个满心准备迎接爱情的人,好没影儿的先迎来了残疾——无论怎么说,这一招是够损的。我不信有谁能不惊慌,不哭泣。”
如果说,失去双腿是上天给予史铁生的一记重锤,那母亲的离世,无疑让他再一次痛彻心扉。
他在《病隙碎笔》中,描述了自己当年的含泪追问:“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
第二层境界熬
接受苦难
他在《病隙碎笔》中所写:“人定胜天是一句言过其实的鼓励,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才是实情。生而为人,终难免苦弱无助,你便是多么英勇无敌,多么厚学博闻,多么风流倜傥,世界还是要以其巨大的神秘置你于无知无能的地位。”
“所谓命运,就是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
第三境界度
超越苦难
他在《病隙碎笔》中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他在书中告诉自己:“真正的信心前面,其实是一片空旷,除了希望,什么也没有。”
他在痛苦中自愈,在绝望中自度。从自愈到治愈,从自度到度人。当一个人的苦难,变成了照亮别人黑夜里的一道光,那这苦难,便已经超越了苦难本身,变成一种伟大的、生生不息的精神财富。
——————————————
本书篇幅不长,语言十分通俗易懂,主要涉及到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等方方面面的思考,没有繁琐的考证、推理或判断,也没有精彩优美的语词、段落或引文,只有作者于病痛的折磨中记录下的文字和思考,是平易的又是精辟的,是朴实无华的,又是鲜活无比的。
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了意义。”
他深深明白,生命让自己写作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少,故而不论病痛如何折磨自己,他都要尽力挤出时间一次次地唤醒因病痛而日渐麻木的心灵,然后对所在的世界和所处的时代进行审视,对生命状态和人生意义进行思考。
于是也就有了关乎人生命运的“成长”、“生病”、“爱情”、“金钱”、“生存”、“道义”、“信仰”、“死亡”等等诸多感悟文字。
——《人生海海记》
《病隙碎笔》摘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家好!今天阅读史铁生的第四本作品《病隙碎笔》,这是一部充满了深刻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 这部作品是从史铁生身患尿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