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北方的雨
两天三夜的火车、汽车,几千公里的长途跋涉,复生随着一群乡人,终于来到相对于他们这些从西南来的人所说的北方。
山东相对于东北三省是南方,相对于除去东北三省的地方,肯定是北方。因为中国南方、北方是由秦岭、淮河线进行划分。秦岭、淮河线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此线的南面和北面,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或是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山东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当然属于北方。
复生从遥远的四川盆地来到这一望无垠的鲁西平原,立时被这里到处裸露的黄土地惊呆了。还是咋暖还寒的春天,整个大地都被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覆盖着。望向远处,天空就像一个巨大的锅盖,在很远的地方和大地连接在一起。被天空罩住的村庄、树林、牛羊,还有砖窑厂高大粗壮的烟囱,都像被装在一口大锅里的食材,随时随地都会被煮得熟透。
砖窑厂周围没有住户,兀自矗立在一大片长满了荒草的宽阔地里。零零落落用石棉瓦搭建起来的低矮房子,一点也没有鲁西民居的风格。大概是当初用来做仓库之类的用途吧,一长溜一长溜地摆在那儿,除了一道用来进出的用木条钉成的狭窄的门,这一长溜房子再也没有另外的出入口,连一道窗子也没有。倒是硕大的老鼠,明目张胆地在墙上掏了好多洞,可以自由地进进出出。
复生和三十多位乡友就住在这个大屋子里,屋子里十五瓦的电灯泡一直亮着。
砖窑里管事的人曾经喝斥复生他们这帮“个子小、眼睛亮、跑得快”的“川耗子”:“上班和睡觉的时候还开灯干嘛?你爹娘的魂来找你看不到路啊?”
同去的人里便有不服气的,站出来质问:“我们是来给山东人民搞建设奉献青春的,又不是劳改犯,凭什么把我们关在黑屋子里?!”
管事的人见川人一拥而出,口里便用蹩脚的川话骂道:“你奉献个锤子!还不是想来挣点钱回去娶媳妇!”本来想说了就准备回头溜走,但这帮四川人却突然疯了一样,一起“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差点岔了气的人,用手指着砖窑里的管事人,嘴里不连贯地说:“你…你这个瞎管闲事的老头,我婆娘都没得,你就说娶…娶媳妇!娶你妈的火盆!”
莫名其妙的山东人转身过来,看着一群抱着肚子又笑又跳的四川人,赤酱色的脸上青筋暴露出来,愣着眼睛分辩:“俺讲的娶媳妇就是你们说的…讨婆娘!”
“我娶婆娘关我媳妇锤子事!”四川人和山东人你一句我一句,越说越亲热,最后山东人搞懂了“老婆”和“媳妇”的区别,四川人也弄明白了除了“儿媳妇”之外还有一个自己的“媳妇”。棺材一样的长屋子里的灯也不用关了,四川人又多了一个好管闲事儿的山东朋友,这个热心肠的“老倌子”真姓管,大家都叫他老管。
后来老管悄悄对复生他们说,砖窑上的钱不好挣。
砖窑上的钱真的不好挣!
在八十年代末期,鲁西北的人民也像全国其他地区的人民一样,通过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腰包逐渐鼓起来了,家庭逐渐富裕起来了,中国农民共有的“富则修屋”思维,让他们对翻建自己住宅的需求日益增长。
鲁西北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影响,该地区石、木等建筑材料十分缺乏,当地土壤多为沙土,因为生产技术和条件的限制,房屋建造过程中多采用土坯。但是由于气候和土质疏松的原因,房屋在建造过程中需要考虑保暖和稳固,结实方便的机制砖便应时而生。
机制砖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制作砖坯暂时还不能达到全自动化,而这种枯燥单调的劳动收益又不高,鲁西人自古以来的经商意识就强烈,大多不愿意做这种简单的手工劳动,大量外来劳动力便趁势而入。复生便是其中之一。
制作砖坯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砖窑厂一般都是由当地几位有钱的人承包或者建立,流水线只是车间里运送泥土和把泥土碾制成砖坯的部分,其余的工作全靠手工完成。
复生被分配去晒场,把从车间用人力板车运送出来的砖坯架起来晾晒。用钉有钉子的木块晾晒砖坯的工作在砖窑厂里叫“挑坯”。这个工作是砖窑厂里最轻松的。但就是这“最轻松的”工作,也让复生吃尽了苦头。
刚生产出来的砖坯,干湿不匀,要用一块钉有钉子的木块,一只手把一块三、四斤重的砖坯挑起来,再整齐有序地排列至四、五层甚至七、八层高,已经是很为难的事情了,挑坯工还要负责翻晒,直至完全晒干后推送进窑里才算完事。而进到窑里一块砖才能挣到五厘钱!辛苦一天,可以晾晒三千块砖,手脚勤快的,最多也不过五、六千块,这还不算制作和晾晒过程中不合格的产品。
“挑坯工”躬着身子,像复生老家的农民插秧一样,一双手快速地用工具把板车上的砖坯插起,不但要比较准确地插在砖坯的中间,尽量平衡地把砖坯托放到晾晒的梗上,还要让湿砖坯留出适当的空隙,以利于整齐地排成两列的砖坯通风。手脚麻利是基本功,耐得久才是真功夫。刚开始时,挑坯工们连走路都是像虾米一样躬着身子,睡在木板铺成的床上,也不能仰着。
身体的疲劳还可以忍受,风雨的暴虐就让人欲哭无泪。
鲁西北地处暖热带,属于半湿润气候区。降水集中,高温而潮湿,炎热多雨。砖窑厂的砖坯是沙土做的,哪里经得住雨淋?突遇暴雨,砖窑厂的所有人都出动,拿着塑料薄膜扑到晾晒场,拼命去覆盖排列得整整齐齐的砖坯。
随着剧烈的大风飘落下来的雨滴,像小石子一样砸在身上,又硬又痛。手忙脚乱的人们,疯了一样穿梭在晾晒砖坯的梗坎之间,也顾不得浑身湿透,用紧紧地攥在手里的塑料薄膜去包裹无助的婴儿一样的砖坯。脚下不时被轰然倒塌的砖坯绊着,有时连人带塑料薄膜一起被绊倒在梗坎之间的泥水里,手里牵着的塑料薄膜便又扯倒一列砖坯来,那糊满了泥浆的手便慌里忙张地擦眯缝着的眼睛。溪流一样流淌的雨水暂时被截去,眼睛里却被倒塌的砖坯换算出来的人民币的数字激出更多的泪水来,好在雨水瞬间又扫荡过来,把混着泪水的泥巴冲刷得干干净净,倒地的人趁势爬起,像被雨柱牵着一样,再奔向眼睛扫描到的另外还被雨淋着的砖坯。
大雨会遭到包括挑坯工在内的所有人的诅咒,因为毁损的砖坯都不能让他们挣到一文半分,在晴天的时候,还要费功夫免费把它们的尸体运送回堆土场去。
有时也会下有预兆的雨。
先是天空开始混沌,乌云就像被打倒在水里的墨水,一簇一簇地往头顶上拥过来,风便开始刮了。
砖窑厂周围像围墙一样的杨柳树,枝条在树叶的带动下,愈摇愈烈,砖窑厂的老管,手里挥舞着一把笨重的铁锹,也不嫌吃力,边用铁锹在坚硬的路面上摔打着弄出很刺耳的声音来,边从喉咙里发出沉闷的叫喊:“停机!停机!雨来了!雨来了!”
一路敲打着吼叫着,从这个车间叫到那个车间。轰鸣着的制砖机随着老管的声音停下来,车间内外的人就像撒欢一样的驴子,学说着老管:“挺起!挺起!鱼来了!鱼来了!”霎时人就布满了砖坯晾晒场。
乌云和人们捉迷藏一样,一会把天空遮得严严实实,整个大地像吹灭了灯的黑夜,只有影影绰绰的人影在砖坯晾晒场里钻进钻出,用塑料薄膜盖着砖坯。间或有雷声传来,头顶上就被豁开一个口子,这个口子有时候越豁越大,变成了一个大窟窿,这个窟窿像在吞噬着乌云,天空随着雷声不断变得亮堂起来。人们便像早晨睡醒了一样,嘻笑着,覆盖塑料薄膜的手也停了下来,感激似的骂道:“这狗日的天,不会下“鱼”了!”这雨也就不会下的了。
但也有例外的时候。等人们刚闭上嘴巴,还没来得及走到车间门口,车间的石棉瓦上已经响起豌豆掉落在脸盆里的声音。惊慌失措的人们像被牧羊人猛地抽了一鞭子的羊群,不约而同地尖叫着四下散开,不是冲进有石棉瓦遮着的车间里去避雨,而是冲进砖坯晾晒场去继续刚才覆盖塑料薄膜的工作。
雨是砖窑场最大的敌人,它会把砖窑厂里工人的劳动成果无情地化为乌有。
还有最让人难熬的,是连绵不断的阴雨。
复生他们这一批年龄差不多相仿的孩子,正在抱怨腰酸背痛吃不下这苦,又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掠夺了眼看就要到手的钞票,灰心丧气得就想罢工不干时,接连不断的雨让他们像一群关在猪圈里的猪,每天除了吃,就是呆在铺成通铺的床上玩耍、睡觉。
同去的人大多都会打牌,邀邀约约四个人一起,“斗地主”、“三五反”或者“千糊”、“钓鱼”,就是一时没有空位的,或蹲或站,在一旁“抱膀子”,也玩得不亦乐乎。
复生什么也不会,宁愿被同去的乡人笑骂“你娃是不是四川人喔?”也不肯去学。
刚开始的时候,还可以利用下雨的时候睡觉来恢复差不多就要累得崩溃的身体,但到底是年轻人,睡了一天,就像没事儿一样,再睡也睡不着。砖窑里也没有书,复生就闭着眼睛听雨。被大家称为“猪圈”的宿舍的石棉瓦就在头顶,从掉落在石棉瓦上的声音,就可以判断出屋子外面雨下的大小。
密集而且剧烈的像爆竹一样的声音,砸在房顶上就像马上要落在屋子里的人的头上,风就像雨的兄弟,如影随形。肆无忌惮地大声呼啸着,和着雨声,大叫着向远处遁去。这样的雨不但大而且猛,而且一般一下就是一天甚至几天。
这样的雨下得久了,屋外面就会被水淹起来,老管就会又用铁锹来敲打墙壁,沉闷的声音里带着不满:“快点出来排涝!水要淹家了!”
一屋子的人隔着砖墙,听着老管的敲击和喊声,开头都无动于衷,听老管铁锹敲打得急了,嫌老管的山东话扰了他们打牌,便毫不客气地学着山东腔破口大骂:“老管子,你要排就排,不排拉几把倒!这个猪圈是你家!俺家在四川!这个关犯人的地方早就该被大水冲到黄河里去!”
过了好久,老管精疲力尽的声音像躲在洞里的刺猥一样传来:“你们再不出来,水就要上炕了!你们不……你们不出来,俺就要家去哩!”
复生听不得家乡人对老管粗鲁的漫骂,有点同情起老管来,反正闲着无事,便推开被雨早就浸湿了的木条门,冒着风雨出去看个究竟。
老管以为复生是被他骂出来的“川耗子”的代表,也就毫不客气地指挥复生在风雨里干这干那,复生看老管被雨衣覆盖着的衣服已被湿透,高高挽起的袖子露出暴露的青筋,也没有申辩,光着头跟着老管在雨地里忙碌起来。
等到复生和老管都累得像条狗一样,被堵塞住的地方终于被疏通,老管看着围堵砖墙的水位迅速下降,才像刚发现复生没有穿雨具,像只掉落在水里的公鸡,有点爱怜地催促:“你是个好伢子!快家去换身干衣服,冇感冒哩!”
复生笑笑,用手擦擦额头混着汗水的雨水,双手合十,向老管低低头,诚恳地说:“管师傅,您也请回去换换衣服吧,谢谢您!”
老管像看怪物一样,看了复生半天,一声也没吭。
晚上,复生听着满屋子的鼾声,再也睡不着觉,于是,复生就坐起来写诗。
但愿淫雨永纷飞
天空中
飘过一朵愁云
大地上
已有无数泪滴
忧愁的诗人啊
老天为你伤尽了心
为什么如此伤悲
烦恼得日益憔悴
为什么含泪无应
生活是本难念的经
没有高僧
心就永远忧闷
厚厚乌云
淫雨纷飞
岁月已经枯萎
天生我材只为了悲泣
千金未挣
却已散尽
本是天下无能人
不甘忍受奚落气
相形见拙时
慌乱气难平
庸无近忧愁
俗难耐嘲讽
对酒当歌
心中却无辞
一片失落
潇叶秋风至
隆冬来愁
何苦世间无人识马
日行千里无
意念皆灰
血酒溅诗
愁愤尽难出将才
写着写着,屋顶的雨声小了点,像患了哮喘的老头,时急时缓地吐几口气出来。有时又像牛在反刍,缓慢而长久地滴落在房顶,有一万年那么长久。顺着房檐跌落下来的雨水,碰撞在硬地上便响起“哒—哒—哒”的声音,掉落在水坑里,就像从茶壶里倒水在茶碗里一样,“滴滴滴”连续不断。
这雨声和老家的不同。老家的雨点打在青瓦上,无论大小,都软绵绵的,又好像击打在很遥远的地方。但从屋檐掉落下来跌打在门前石渠里的声音,却铿锵有力。
听着房檐掉落的雨滴,复生才分辩出老家和这里的不同来:老家的房屋比这里低矮而狭窄的“猪圈”高大宽敞得多,而且老家的房檐下面,是有用青石板做成的水渠的。这里的砖窑宿舍,都是在平地里用砖头直接砌筑起来。为了抵御呼啸而来的季风和沙尘,像这样的房子低矮不说,还没有窗户。
后来复生专门找去离砖窑厂很远的村庄看了,当地人新修的砖房同样低矮,窗户除了下面那排可以打开,其余的全是安装的固定玻璃。可能因为是平原的缘故,房舍周围都没有设置水渠。房顶除了砖窑用的石棉瓦,当地人用石棉瓦的极少,大多都是把房顶用混凝土浇筑成很陡的斜坡,碉堡似的。一遇雨天,房顶上那雨就像不受管束的野马,随风任意飘荡。
复生开始思念起老家狭窄拥挤的老屋来。特别是雨天,睡在地窖上面的八仙桌旁边那架木床上,房顶上传来的雨声说明雨下得很大,一般的毛毛细雨洒落在厚重的青瓦上,那蚕食桑叶的声音只有在阁楼上才听得见。顺着瓦楞流下来积聚起来的雨水,或轻或重,或缓或急,织成一曲动听悦耳的音乐,复生不由得想起宋代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想那少年,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又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复生在凄迷之中,慢慢入睡。
睡得迷迷糊糊的复生,很快进入香甜的梦乡。
这鲁西北的砖窑厂里的宿舍,不但像极了猪圈,肮脏拥挤而且臭气熏天,更像一口将要埋进土里的棺材,沉闷得了无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