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岭南到长安,快马加鞭需要一个月。想要把3日鲜的荔枝带回长安,就是一个有去无回的差事。
李善德原本是带着必死之心去岭南的,但在他的细心观察下,利用特殊的保险方法和快马加鞭的骑手,把新鲜的荔枝运回长安,十有八九能成。
但俗话说得好:事不难办,人难办。
当李善德带着详尽的转运方案赶回长安求援时,各部门以“不合旧例”“无预算”为由拒绝协作,甚至互相踢皮球。
不仅如此,宦官鱼朝恩假意合作,实则想窃取他的方案试图独占功劳。
这些各自心怀鬼胎的人,把千里送荔枝的难度,又提高到了天花板的级别。
就在李善德一筹莫展的时候,好友的一句话令他恍然大悟: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
是啊,朝廷不是慈善机构,没有好处的事情,谁愿意去做呢?
循规蹈矩但却处处碰壁得李善德明白了,要想把荔枝运回长安保住性命,他不仅要让利,还要把那个最大的利,让给一个位高权重的人。
自此,李善德改变了思路,在求人办事前,先让别人看见点好处。
果然,此前推诿的衙门立刻配合,甚至主动提供资源,就连他之前借的200贯房贷也给免了。
后来,他在冯元一的帮助下,拜见了右相杨国忠,承诺“愿献与卫国公,乐见族亲和睦”,成功地拿到了刻有“国忠”二字的银牌,打通了转运路上的任督二脉。
凭借杨国忠的银牌,李善德可跳过三省六部,直接调动全国驿站、度支司、地方官府,配合运送荔枝。
体验到银牌威力的李善德,突然觉得很沮丧。他依足了规矩,却处处碰壁;而这么一块不在任何官牍里的牌子,却畅行无阻,实在是无比荒谬啊!
很多时候,规矩是做给老实人看的。流程那东西,也只有弱者才会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