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玩闹的时候

当我们还很小的时候,所有的记忆都是关于各种玩耍,实际上在很多国家,六岁以下的儿童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习,而是玩。

但中国对于玩这件事,向来情绪复杂。

从很多词句就能看出来:玩物丧志、不务正业、好逸恶劳、游手好闲、不求上进……

韩愈还留下一句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意思是:学业的精进由于勤奋,而荒废由于游荡玩乐;德行的成就由于思考,而败坏由于因循随便。

中国人普遍认为,玩不是必要的,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现,甚至是一种堕落,正所谓“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虽然知道张弛有度,但中国人更多地是把驰当作张的辅助,是一种休息或者奖励,把玩耍当作充电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实际上,就像初生的动物幼崽一样,孩子的玩是必不可少的成长环节,不但能促进学习,而且,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而这种学习,是带着明确目标的学习甚至刻意练习所不可替代的。

孩子的玩耍主要有几种,都是他们认识和接触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方式。

比如跟其他的孩子打闹、追逐嬉戏。

打闹跟训练不一样,它的好处在于学习社交互动,是一种社交演练。

科学家们用老鼠做过“剥夺玩的权利”的实验,实验表明,这是很残忍的。

如果一只老鼠从来没有跟别的老鼠玩过,而只是封闭训练各种动作,它往往也会做各种技术动作,但是不知道做各种动作的时机是什么,好比是步伐都会但是不会跳舞,字都认识但是连不成一句话。

孩子的玩耍中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玩玩具。

玩玩具是一种探索意外的过程,孩子们喜欢新奇的玩具,会对从来没见过的现象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看起来他们就是在瞎玩,但是在成年人都陷入认知偏误无法自拔,只关注符合自己认知的信息的时候,孩子们保留了科学探索的火种。

有些人会觉得,那给孩子们报各种班是不是就可以呢,学习各种才艺技能,是不是就可以学习玩耍两不误了呢?

这根本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吹拉弹唱才艺学习,这些都有明确的目的,都要按照老师的规定做事,它不是玩耍。

玩和上课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主动的漫无目的的尝试和探索,是亲自面对真正的意外。

脑神经科学家对此也有研究,打闹和玩玩具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促进大脑发育。

孩子玩的时候,大脑前额叶中负责社交的区域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让大脑变得可塑。

所以,玩既不是浪费时间也不是休息和奖励,对孩子来说,玩,就是最好的学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读了《园丁和木匠》这本书,写篇观后感。 今天的主题是“玩”。六岁以下儿童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习而是玩。而我们中国家...
    杨庶北阅读 3,811评论 1 1
  • 今天咱们继续讲高普尼克的《园丁与木匠》,今天的主题是“玩”。六岁以下儿童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习而是玩。而我们中国家长对...
    c03268551739阅读 3,720评论 0 6
  • 其实我不是特别愿意去广州见她,因为我知道这次见了,以后也许就很难再见了。 但我还是很庆幸,时隔几个月后,又见到了她...
    tsunenori阅读 2,224评论 0 1
  • 大家好!我是322号星宝宝营养美容师祁爽,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十六期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90篇原创日记,已到坚持的力...
    营养美容培训师祁爽阅读 3,10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