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岳飞之死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来源于秦桧等奸臣的陷害,而是因为岳飞的“政治低能”,他的牺牲,实际上是典型的“君让臣死”。岳飞长期将“克复中原,迎回二圣”为最终目标,这无疑是在否定宋高宗赵构的皇位的合法性,因此赵构容不得岳飞。但是早在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岳飞就早已不再提及“迎回二圣”一事,只不过他的另一个为国家长远考虑的提议,让宋高宗彻底反感。
国之柱石
绍兴七年,堪称是岳飞最为得志也最为失意的一年。这一年二月,岳飞奉命进京朝觐高宗皇帝,随后又追随高宗一起到南京前线去指挥宋朝军队对金与伪齐的战争。此时的岳飞在官场上也非常得意,官位连连擢升,军权也越来越大。有一次,他甚至还曾经被召入皇帝的卧室(寝阁),宋高宗对他说:“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随后,高宗又准备将大将刘光世部下五万兵马全都划入岳飞麾下,俨然已经成为国之柱石的岳飞非常激动,他给高宗上呈《乞出师札子》,札子中,岳飞已经不再提及迎回二圣,而是将宋钦宗等人称为“天眷”,即当今皇帝的亲属。
一封谍报
不久之后,岳飞曾经向幕僚薛弼提及一个重要的军事情报:“近谍报,虏酋以丙午元子入京阙,为朝廷计,莫若正资宗之名,则虏谋沮矣。”“丙午元子”指的就是在丙午年被宋钦宗立为太子的赵谌,这段话的意思是有谍报称金国打算将钦宗的太子送回大宋,现在为大宋的国家长远利益考虑,我国现在应该尽快立太子,才能将金国的阴谋打破。幕僚薛弼对此事非常敏感,他说你身为军事将领,不应该干预立储之事,岳飞却回答:“臣子一体,也不当顾虑形迹。”于是他毅然决定去向高宗汇报工作。
非卿当预
岳飞在赵构面前慷慨陈词,直言:“乞皇子出阁,以定民心”,否则大宋立国根基不稳,就要有大麻烦了,所以他提议立皇子赵瑗(即后来的宋孝宗赵昚)为太子。国史君(国史通论)在之前文章中讲到,高宗一生只有一个儿子,还不幸夭折,后来曾海选太祖后裔养在宫中,但长期没有确定太子人选。高宗听了岳飞的提议之后,冷冷地回应了一句:“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听完之句话,岳飞“面如死灰”,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声落而退”。
宋太宗向寇准询问该立谁为太子的时候,寇准回答“你说立谁,就立谁”。在古代封建社会,册立太子之事更像是皇帝的家事,政治上比较敏感的大臣一般都会对此事敬而远之,而岳飞身为手握重兵的大将,竟然掺和起立太子的大事,在赵构心里,不免对岳飞的动机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