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说就是写生活中新的可能。
2、 艺术的本质是为受众提供新的体验。
3、 写作不需要门槛,不需要学历,不需要科班出生,只要你热爱,只要你善于学习,到一些牛人的书中去寻找答案,去感受,每个人都能成为好的写作者。
4、 灵感来自生活,或者某个新闻。
5、 写作者千万不要辞职,写作是跟生活在一起的,在家里反而写不出东西来。
6、 多读书、多思考、多观察
7、 如何提高虚构能力?遵守生活逻辑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发挥。
相比昨天收听的写作嘉宾杨小米的分享,钟二毛在写作方面资历更深,经验更丰富,更接近于一个正真的作家。杨小米谈的是写作如何起步,钟二毛围绕如何写小说展开论述,写小说已经迈入了写作的第二阶段。
听着他们的声音,感觉从来没有和作家如此接近。如果不是参加了好报写作群,我也不会对作家如此关注。听听他们的生活,听他们讲述如何走上写作之路,还蛮有趣的。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有趣、新奇、不曾料想的故事。
回想小学、初中、高中,写作文于我都是件挺困难、厌烦的事。小学记一件难忘的事,一个**样的人,一直都觉得没事可写,没人可写。总是胡编乱造,还曾编造出大年初二,爷爷带我去烈士林园扫墓,瞻仰先烈,现在想想实在可笑。到了高中要写议论文,中间要夹杂些名言佳句,名人事迹,这是最让我头疼的,总是觉得肚子空空,倒也倒不出什么来。作文写不好,症结就是书读的太少。我一点都不记得高中三年都看过些什么书,总是忙于做题,那会学校离家又远,每天都搞得筋疲力竭。(以后儿子上学校,一定要选个离家近,路上少折腾的!)
参加第三期好报写作群的初衷是给自己一次尝试的机会,后来我真的做到了每天写,一天都不落,30天后竟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写不知道,写了才发现生活中真是有很多人、很多事可写。比如我今天听了某位大咖的采访录音,我就能写出一些东西来,最重要的是通过写,你对这段录音会去思考、总结,否则听过了就听过了,过些时候就忘了。另外,通过持续不断的写,增加了自信心,感觉自己还挺会写,有篇文章竟然把自己都写哭了。
这两位作家都提到了一个观点,写作真的不是什么神秘、牛逼或者高大上的事,是要你坚持,然后不断学习、观察、感受、思考,写写写…….,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