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去买菜,一进菜市场就被一个穿着红色T恤衫的小男孩给深深吸引住了。只见这个10岁左右样子皮肤红黑的孩子左手握着锅柄,右手挥舞着铲子在炒菜。蓝色的火苗舔舐着锅底,土豆丝在锅里不停的翻来覆去的打滚。妈妈在边上切着笋子,眼睛不时往锅里瞟一下,旁边的盘子里放着切好的酸菜、红色的辣椒,还有大葱、姜。妈妈一会儿抬手往锅里撒了一把盐。身材高大的爸爸忙着照应炒货铺子的生意,时不时的对炒菜的男孩说“你干,就好好干,注意别烫着。”一会儿土豆丝炒好了,小男孩试着一手端锅把土豆丝倒在不锈钢小盆里,锅晃了一下,他赶紧扔掉铲子两只手端稳锅,歪歪斜斜、颤颤巍巍,把土豆丝倒进了盆子里。他又把锅重新放到炉灶上,把里面没倒干净土豆丝又铲了出来,然后啪一声把灶火打燃,一会儿锅里冒起了烟,小男孩赶紧弯腰把油桶拿起往锅里倒油,又把妈妈切的姜、蒜、酸菜等调料有序的倒进锅里,左手依然稳稳的握着锅柄,红色的T恤衫伴随着小男孩的铲子一起晃动,妈妈依旧在收拾这菜板上的东西,爸爸依旧在招呼着客人,多么和谐的一家人,多能干的小男孩。
看着眼前的男孩我想起了春节去大伯家拜年的情景。大伯母一手把三个女儿的孩子拉扯大,每次去春节去看她,三个外孙,特别是大外孙,她经常是自豪的夸半天。这次去也一样,说着说着就聊起了孩子。这次伯母的口气一下变了,“现在的孩子简直是生活在蜜罐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会做,我那大外孙都上高三了,1米9的个头,竟然不会削水果,我天天晚上给送到学校去,现在上学压力又大,担心营养跟不上啊。”大伯母唠叨着。一边的堂姐说:“还不是你们惯的!”然后对着我说:“华小的时候,要自己用水果刀削水果,我妈就不让,担心伤着手,每次都是把水果削好插上牙签放到果盘里,端到嘴巴边。现在大了,如果不是把水果削好,华儿就不吃,我妈担心他营养不良,还是削好端给他。现在高中住校了,我妈每天晚上在孩子下晚自习后就去送水果。唉!其实大晚上的我们不让她去,又担心孩子营养不良影响学习,我们两口工作忙又没时间照顾,为了这事家里经常闹矛盾。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要是早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就好了。”“还不是为了孩子好,现在就一个孩子,小的时候怕伤着,大了又上学,哪有时间再学?”伯母脸色略过一丝的不快。我笑着听着,没开口。
多年前的一则新闻一直萦绕在我的大脑中,时刻提醒自己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多么的重要。17岁对一般孩子还在读高二的年龄,而神童魏永康却已是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了。2岁认识1000多汉字、8岁上中学,13岁上大学,17岁研究生,远近闻名的神童,前途无量,但20岁时因不能独立生活而肄业回家。作为神童的魏永康,小时候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没有玩伴。妈妈为了让他专心学习,洗衣、做饭全包了,高中的时候为了不耽误学习,甚至喂饭。大学4年是妈妈陪读的4年。17岁上了研究生的魏永康,在离开妈妈后,生活一团糟,竟然不知道根据季节更换衣服。昔日的神童,因不能生活自理而肄业回家。这样的孩子即使学富五车又有什么用呢?
有时我就在思考,教育到底是什么?作为家长应该教会孩子什么?是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学习的机器呢?还是一个有思想、能独立生存的人呢?现在的家庭,孩子的教育是大事,为了孩子的教育不惜重金购买学区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兴趣班报的满满的,孩子假节日不是在补课就是在去补课的路上。父母把大把的时间、金钱花在培养孩子知识的学习上,却舍不得花一点时间不用花一分钱教会孩子生活的技能。 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就真的赢在了人生起跑线上了吗?
红色T恤衫又在眼前晃动起来,多么的朝气蓬勃,生机盎然。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