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张掖
遍地古刹金张掖 邂逅极壮观古迹
——魅力金张掖欢迎您——
土塔
张掖土塔坐落于张掖市大佛寺东侧,原名弥陀千佛塔,为砖块、土坯混造土木结构,其造型仿北京妙应寺白塔。此塔初建于明代,突出特点是在第一、第二层台座四隅各建一小塔,民国十六年张掖地震时顶部被毁,上世纪80年代,张掖文化部门根据原状进行修复。
土塔结构
全塔由塔座、塔身、塔刹3部分组成,总高为33.37米,立于方形台基之上。台基上有3层须弥座,中间须弥座周围有天王浮雕,上下两层台座上各立着4个小塔,上部是覆钵形塔身,塔身上又有一层须弥座,座四周各开5个小龛,每龛内各置一佛像,龛前各悬铜镜一面,座以上为13重相轮,称13天。顶端置铜质宝瓶形塔刹,高约3米,四围悬36个风铃,风中常闻铃声叮当。
土塔传说
相传,修造土塔的是一班在西部造塔很有名的土木工匠。他们设计、运料、搭建,一段时间过去了,工程也完成了一半,最后就剩下要安装一座800多斤重的黄金塔顶。这可难倒了能工巧匠们,一座实心塔,30多米高,怎样才能将那么重的塔顶完好无损地运上去呢?他们搭梯子运过,人工抬过,众人用肩膀扛过,但都无法到达。离最后期限一天天接近了,匠人们一筹莫展,想不出一点办法来。
一天,在炎炎烈日下,工匠们一个个面带愁容。这时,人们看见有一位白须长者从远处姗姗而来,他步履从容,精神饱满,在烈日下看不出有一丝一毫的倦怠。他走近土塔,面带微笑地看着未完成的工程。工匠们茫然地看着这位长者。领头的工匠师傅似乎看出了什么,他想和老人讨教一番,便上前将工程情况向长者如实说出。谁知那位老翁胡须一捋,微笑着留下一句:“我都是土壅脖子、半截子入土的人了,能帮你们什么忙啊?”说完飘然而去。领班师傅看着老翁远去的背影,觉得自讨没趣,反身一屁股坐在地上。
他自言自语地重复着老人的话:“土壅脖子、半截子入土……”忽然,他一下子站了起来,狂笑了起来。他把大家招呼过来,将老人的话给大伙解释,人们恍然大悟,齐声说道:“是神仙在指点啊!”看着老人离去的方向,他们虔诚地连连叩拜。
大家说干就干。很快,把土运来堆满了土塔四周,一直堆到塔顶,顺着土堆,他们很轻松地将黄金塔顶完好地安装在最高端。最后清理完土堆,如期完成了任务。
欢迎关注 更多内容